[发明专利]空气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6124.8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令桥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93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空气发动机生产技术属机动车生产技术领域中的发动机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当前发动机生产技术有:燃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混合发动机、电动力发动机等。
发明内容:空气发动机是由压缩空气膨胀时产生的巨大压力推动活塞、产生动力,它有三部分组成:
1、联动式换气阀
功能:由主轴上的折形杆带动其来回摆动,对气缸内的前后气室交替送气。
结构:外部:内径约15mm,长约80mm的圆形管。上部开有一道槽沟,侧面中间位置开有一直径10mm的气孔。当内芯来回拨动时,应保证内芯侧面两个气孔可以交替由此孔进气(如附图1①)。
内芯:外径约15mm,内径约10mm,长约50mm的圆管。可以嵌入外部圆管内并自由滑动。此管内部并非完全相通,中间约有5mm为实体。在圆管侧面实体的两侧开有两个气孔分别与两端相通。内芯摆动时,气孔交替与外部圆管侧面的气孔连通。圆管两端上方分别有一凸起,用于推动轴上的折形杆来回拨动(如附图1②)。内芯两端由气管与进出气切换器的外部两端相连。
要求:在保证内芯可以在外管内自由活动的前提下,两者之间的间隙应尽量达到最小。
2、进出气切换器
功能:对气缸内前后气室进出气体交替切换。
结构:外部:内径约15mm长70mm的圆管,圆管上面中间位置开有一直径为10mm的气孔。下面距左右两端约10mm处各有一个直径10mm的气孔(如附图2①)。
内芯:两端为两个直径为15mm,长约10mm中间为直径10mm,长30mm的圆柱体(如附图2②)。
要求:在保证内芯可以嵌入外管中自由移动的前提下,应尽量使两者间间隙达到最小。
3、气缸、连体式活塞
结构:气缸的直径为50mm,排气量100cm3。前端有一封盖,封盖上面开有一个气孔。后端有一封盖,封盖上面开有一气孔,盖中心通有一根推动轴。轴与内部活塞连接,活塞装有活塞环,轴的外部连有一根折形杆(如附图3)。后端与机体连杆连接。
附图说明:当活塞处于气缸后端时,折形杆把换气阀拨到后端。换气阀前端的气孔与主进气孔连通,气体通过气管进入进出气切换器前端,气流把内芯推向后端。此时会连通气缸后端气室进气,前端气室排气,活塞会被推向前端(如附图4①)。
当活塞推到前端时,折形杆把换气阀内芯拨到前端。换气阀后端的气孔与主进气孔连通,气流进入切换器后端,把进出气切换器内芯推向前端,从而连通气缸前端气室进气后端气室排气,活塞被推向后端(如附图4②)。完成一个工作周程。
具体实施方式:在车座下和后备厢内(或其他可利用空间)装入几个高压气瓶,把原有发动机的燃油部分改成此机,同时改变机体内的变速齿轮即可。压缩气体巨大的压强可产生很大的力,通过齿轮变速,如果让发动机每个工作周程,车轮行驶五圈(8米以上),气缸每个工作周程的排气量约为200cm3,每立方米压强为3Mpa的气体释放到0.6Mpa(气瓶内气体的压强应大于3Mpa,该机在压强不低于0.6Mpa时可使车辆正常行驶),可以使发动机转动一万个工作周程以上,每立方气体可使车辆行驶80km以上,本机可适用于各种轿车,如果加大气体压强或增加气瓶储气量,还可用于中小型客车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令桥,未经孔令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6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