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连铸铁管(合金铸管、异型铸管)设备及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6093.6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西玉;孙庆强;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燕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B22D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铸铁管 合金 异型 设备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连铸铁管设备及生产铁管的工艺。其中包括间断式铸管、异型铸管和合金铸管,产品用于机械制造及其它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我国在钢铁或制造业中铁管(或异型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没有圆铁管连续生产工艺,只有能生产长12m以下的半连续生产工艺。上浇注式和离心浇注式工艺生产的管材,多用于流体管,很少用于机械制造,即使用于机械制造成本也很高,异型铸铁管在国内现在还没有厂家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立式底注连续铸造方法生产铁管的设备及生产工艺,填补铸铁管连续铸造生产工艺的一项空白。本发明所述的生产连铸铁管设备及工艺能生产各种铸铁管、异型的及合金铸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生产连铸铁管设备,包括五个部分:结晶部分、提升部分、截断部分、移管部分、放管部分。其中,结晶部分位于设备的底部,包括铁水包、中间包、保温包、结晶器,结晶器外部有循环水,内部为石墨套,铁水进入石墨套后由循环水带走热量,铁水不断结晶。
提升部分位于结晶部分的上部,包括驱动机构、等速箱、链轮链条、上提升夹具、下提升夹具,驱动机构提供提升动力,等速箱、上提升夹具、下提升夹具通过链轮链条连接成一个动力传动体系。
截断部分主要包括截断装置,当铸管提升足够长度时,截断装置在上提升夹具的行程内将铸管截断。
移管部分位于设备的最上部,包括卸料小车、卸料夹具、双绳电动葫芦组成。
放管部分在设备底部的后侧,包括放管装置、3T卷扬机组成。
本发明生产铸铁管的工艺步骤:
1、铁水结晶。铁水包不断由电炉把铁水输送到中间包,中间包旋转使铁水流入保温包,保温包内的铁水通过U型通道流入结晶器,结晶器外部有循环水,内部为石墨套,铁水进入石墨套后由循环水带走热量,铁水不断结壳,当结壳达到一定厚度后由引锭引出并连续拉拔。通过控制规则的拉拔动作来形成壁厚均匀、具有规定外型尺寸的铸管。结晶器出口温度900-1000℃。
2、铸铁管提升。提升运动传动路线为:可调速直流电机-驱动机构1-等速箱-链轮链条-上提升夹具、下提升夹具。
提升运动频率根据铸管壁厚、结晶器出口温度来控制。
提升动作的执行由链轮链条带动的两提升夹具、交替完成。
3、铸铁管截断。铸铁管提升一定长度后截断装置将铸管截断。
4、铸铁管移出。截断后的铸管由卸料夹具夹紧并随卸料小车行走移出。
5、铸铁管歪倒。移出的铸管随卸料夹具在双绳电动葫芦的控制下沿导轨下降放入倒管装置,卷扬机控制倒管装置使铸铁管歪倒。
本发明的特点:
1、材料内在质量比用普通铸造工艺生产的产品提高一个级别,比如用普通铸造工艺生产的HT200,用此工艺就是HT250。
2、节省材料20%-40%;节省刀具;成本低。
3、加工效率高。
4、节约能源,绿色铸造,无污染。
5、底注式铁水注入方式,材料杂质少。
6、工艺由底部注入铁水、外结晶方式,致使基体组织致密、晶粒细小、无传统铸造缺陷。
7、无普通铸造浇注系统,产品出品率高。
8、铸铁管尺寸精度高、机加工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结晶部分剖面图;
图3为提升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生产连铸钢管设备,共分五部分:结晶部分、提升部分、截断部分、移管部分、放管部分。其中,结晶部分位于设备的底部,包括铁水包5、中间包4、保温包3、结晶器2;提升部分位于结晶部分的上部,包括驱动机构13、等速箱12、链轮链条11、上提升夹具8、下提升夹具6;截断部分包括截断装置9;移管部分位于设备的顶部,包括卸料小车14、卸料夹具10、双绳电动葫芦15;放管部分包括放管装置7、3T卷扬机1。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铁水包5不断由电炉把铁水输送到中间包4,中间包4旋转使铁水流入保温包3,保温包3内的铁水通过U型通道流入结晶器2,结晶器2外部有循环水,内部为石墨套,铁水进入石墨套后由循环水带走热量,铁水不断结壳,当结壳达到一定厚度后由引锭引出并连续拉拔。通过控制规则的拉拔动作来形成壁厚均匀、具有规定外型尺寸的铸管。结晶器4出口温度900-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燕,未经李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6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片状化合物
- 下一篇:稳定的单分散金属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