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丹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12374.4 | 申请日: | 200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关屹;闫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亿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关屹 |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9/16;A61K47/36;A61K47/38;A61P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179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丹微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双丹微丸,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双丹片为中国药典收载制剂,为治疗胸痹的一种药物,症状如《诸病源候论》 胸痹篇云:“胸痹之候,胸中幅服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心里强急 痛,肌肉苦痹绞技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满短气而微者是 也”。现代医学用于治疗临床上常见多发的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硬化或痉 挛致管腔狭窄,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 床综合症。双丹口腔崩解片由丹参和牡丹皮的有效部位组成,具有活血化淤,通 脉止痛之功效,用于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
目前,市场上的双丹口服剂型有口服液、颗粒、片剂和胶囊,口服液携带储存 不便,而颗粒、片剂和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也不高,不能起到速效的作用。微丸是 一种具有许多优点的剂型,如一个剂量由多个分散单元组成,口服后可大面积、 均匀地分散在胃肠道,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胃肠道的转运不受胃排空的影 响,吸收重现性好;将微丸包上缓控释薄膜衣,还可制成缓控释微丸剂。但是, 中药制成微丸,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中药浸膏微丸制剂,由于浸 膏量大,黏性较高,制成微丸时,通常由于载药量小而限制了中药浸膏微丸的发 展。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制成微丸所用的赋形剂为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 由于微晶纤维素具有较好的膨胀性,制成的微丸成型较好,多采用。
采用微晶纤维素作为赋形剂制备双丹微丸,当微丸载药量大于30%时,微丸成 球性能差,粒度不均匀。在同样的制备微丸的工艺条件下,常用的解决圆整率的 问题是适当增加赋形剂微晶纤维素,以降低提取物的粘性,这又导致了载药量低 的问题。因此,提高双丹微丸载药量,并制成合格外形的微丸,是目前需要解决 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药量高、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双丹微丸。
本发明研究人员经过大量试验意外发现,在双丹微丸中加入适量的壳聚糖, 可以得到载药量较高的双丹微丸,但由于壳聚糖遇水粘性变大,可以阻止药物的 释放,用量大时影响药物的释放,达不到速效的效果,因此,在保证载药量相对 较高的同时,还必须控制壳聚糖的量,以使其不明显影响双丹成分的释放。
本发明双丹微丸由原料药材和制药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
本发明中,所用的原料药为丹参、牡丹皮,原料药材组分重量配比为丹参2-8 重量份、牡丹皮1-4重量份。
本发明中,原料药重量配比优选为丹参2-4重量份,牡丹皮1-2重量份。
本发明中,原料药重量配比更优选为丹参2重量份,牡丹皮1重量份。
本发明中,原料药材是经过提取制备取活性成分,将制备所得的活性成分再 制成微丸,其中活性成分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牡丹皮蒸馏,蒸馏液另器收集; 药渣和丹参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 液6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混匀, 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 加入牡丹皮蒸馏液,继续于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40℃下抽真空干燥, 粉碎,得活性提取物。
或者,本发明原料活性提取物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制得:牡丹皮用蒸馏水蒸 馏,蒸馏液另器收集,馏液置4℃冰箱中放置一天,析出结晶,备用,过滤,取结 晶,40℃下抽真空干燥;药渣和丹参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 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加乙 醇使含醇量达60%,混匀,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60℃条件下相对 密度为1.14-1.16的清膏,继续于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40℃下抽真 空干燥,粉碎,将牡丹皮结晶物加入到上提取物中,混匀,得活性提取物。
本发明中,所用的微丸赋形剂为微晶纤维素和壳聚糖;制备本发明微丸所用 的黏合剂为30%-50%的乙醇。
对于壳聚糖的合适用量,研究人员经过试验筛选,得出以处方重量的5%-15% 的范围,更优选为8%-12%的重量范围,所得的双丹微粒载药量也相对较高,且所 得的双丹微丸有效成分释放度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亿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关屹,未经沈阳亿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关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