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酒石酸盐卡巴拉汀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1751.2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铁民;张扬;蔡志强;祝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71/44 | 分类号: | C07C271/44;C07C269/00;C07B57/00;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16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石酸 盐卡巴拉汀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的制备方法。 还涉及制备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的中间体(s)-3-[1-(二甲胺基)乙基]苯酚和甲 乙胺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卡巴拉汀(Rivastigmine),化学名(S)-N-乙基-3-[(1-二甲氨)乙酰]-N-甲基 氨基甲酸苯酯,又名艾斯能、利斯的名,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的可逆性胆 碱酯酶抑制剂,是由瑞士Novartis公司研发的抗老年痴呆(AD)药。卡巴 拉汀属于第三代改善胆碱系统功能的药物,它除了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外,还可以抑制丁酰胆碱酯酶,发挥双重抑制作用,疗效确切、稳定。1997 年在瑞士上市,2000年6月,我国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 准艾斯能(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进入中国市场。
文献报道的卡巴拉汀的合成,一般是由关键性中间体3-[1-(二甲基氨 基)乙基]苯酚I和N-甲基-N-乙基甲酰氯II缩合成酯,然后用手性拆分试剂 拆分得到光学纯的异构体;或是先拆分得到(S)-3-[1-(二甲基氨基)乙基]苯酚 III,再与II缩合成酯,最后与重酒石酸成盐得目标产物。
文献报道的卡巴拉汀的合成路线大概有四条,但是针对工业化生产, 都有其不尽如人意之处:
路线1:US5602176
本路线直接以化合物I和II为起始原料缩合得外消旋的卡巴拉汀,在 用D-(+)-DTTA进行拆分,得左旋体,最后与L-(+)-酒石酸成盐得重酒石酸 卡巴拉汀。该法所用原料价格昂贵且国内供应商少;拆分是在最后一步进 行,这就造成了外消旋卡巴拉汀至少50%的浪费,同时也浪费了价格昂贵 的起始原料。
路线2:蒋咏华,华正茂,谢立华.酒石酸卡巴拉汀的合成研究[J].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2001,(1):61-65
本路线以间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通过成肟、还原制得1-(3-羟苯 基)乙胺,再用Eschweiler-Clarke反应甲基化而得到化合物I;这两步反应 的收率仅为18%,还原时由于Ni-Al合金引入铝离子,酸碱中和时形成 Al(OH)3絮状沉淀,给后处理带来很大麻烦。而通过Eschweiler-Clarke反应 得到的是伯、仲、叔胺的混合物,由于极性较大且相差无几,必须用柱色 谱分离出叔胺,收率较低。最后一步拆分同样存在浪费大的问题。
路线3:WO2005061446
本路线以间羟基苯乙酮和化合物II为起始原料,首先成酯,再经还原 胺化、拆分得到卡巴拉汀。该法在成酯反应中,用碳酸钾代替氢化钠,使 反应不完全,需提高化合物II的投料比并延长反应时间;还原胺化收率不 高,先成酯、后胺化使化合物II的消耗量进一步增加而提高成本;用氰基 硼氢化钠还原氨化成本较高,且不利于环保。
路线4:US20060122417
本路线以间甲氧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通过还原胺化、脱甲基得到化 合物I,以S-(+)-樟脑-10-磺酸为手性拆分剂,拆分得到化合物III,再与化 合物II反应得到卡巴拉汀。该路线采用先拆分,后合成的方法,避免了化 合物II的不必要的损失。手性拆分剂较便宜易得,且各步收率较高。但还 原胺化时需使用纯的二甲胺,操作较危险,同时异丙氧基钛价格昂贵,增 加了生产成本。
在卡巴拉汀的制备中,化合物II即N-甲基-N-乙基甲酰氯,是另外一个 关键性原料,文献报道的化合物II的制备一般是以甲乙胺为起始原料与光 气或三光气作用得到目标化合物II。由于甲乙胺结构不对称,分子量小, 沸点低,这给制备、纯化及运输带来困难,加之国内供应商凤毛麟角,因 此市场售价相当昂贵。
文献报道的甲乙胺的合成路线不多,大致有两条:
路线1:Wawzonek S,McKillip W,Peterson CJ.N-Methylethylamine[J].Org Synth,1964,44:75-80.
本路线是甲乙胺的经典合成方法,以苯甲醛和乙胺为起始原料,成 Schiff碱,在用碘甲烷甲基化,最后碱水解得到目标化合物甲乙胺。该方法 中所用的试剂碘甲烷沸点42~43℃,而反应需在100℃以上进行,所以需要 密封加压,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1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