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食品营销柜(俗称太阳柜)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7485.6 | 申请日: | 200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3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定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定能 |
主分类号: | A47J39/02 | 分类号: | A47J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4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食品 营销 俗称 太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食品营销柜(俗称太阳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类似的恒温箱、烤箱、蒸汽柜。但它们仅用于某些需要恒温、烘烤、蒸煮的特定场合,从未应用于食品营销行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食品消费者能随时随地品尝到热食刚出炉时的香味和口感(如:烤面包、蒸馒头、烧烤串等食品);同时使消费者对食品和设备产生感知效果,促进食品的营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热食品营销柜(俗称太阳柜)如图1所示。它由用隔热材料分层做成的柜体和内置的加热系统、加湿系统等三大部分组成。分层柜体用来分类热藏不同的食品和减少食品的热量损失;加热系统由发热盘(14)、(15),隔离变压器(18)、(19)等组成,用来维持食品的温度;加湿系统由储水罐(13)、升压水泵(11)、电磁热阀(3)、(7)等组成,用来维持食品的湿度。
隔热柜体、加热系统、加湿系统共同制造了热藏食品所需要的特殊环境。实现保持热藏食品刚出炉时的香味和口感。
发明效果
1、电恒温箱可以热藏烤面包、烧烤串等食品,但不宜热藏蒸馒头、蒸饺子等食品,电蒸汽柜则刚好相反;而本电热食品营销柜的加热、加湿系统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适合热藏各类食品。
2、电恒温箱的发热元件普遍采用工频220V的电阻丝加热管安装在箱体内壁四周,靠热辐射将热量传递到箱内。本电热食品营销柜(俗称太阳柜)采用平板发热盘安装在层底面,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食品。加热迅速,节能效果明显。同时发热盘采用绝对安全电压供电,比采用工频220V电阻丝加热管的恒温箱要安全。
3、本电热食品营销柜(俗称太阳柜)的层门水平尺寸远大于垂直尺寸,门轴不像电恒温箱一样垂直安装而是水平安装在底边或上边,层门上下方向扇动,有益减少层门扇动空间。
4、本电热食品营销柜(俗称太阳柜)增设了像抽屉一样的食品盛放盘,方便食品的拿放。而电恒温箱不宜热藏和拿放食品。
发明贡献
1、它的应用能使消费者随时随地食到像刚出炉一样香喷喷又具特殊口感的热食。目前,只能在专店或路摊买到热馒头、热面包、烧烤串等热食。而在超市、大众铺面能买到的是陈列在货架上的冷食。
2、有利于消费者食用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食品通过本营销柜热藏后营销,如果食品已变质热藏后会产生一股异味,给消费者传递了一个食品变了质的信息。谨防消费者误食变质的食品而侵害其身体。
另外,高温环境有杀菌作用,有利消费者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热食品营销柜基本结构图。图中(1)排风口,(2)抽风电机,(3)、(7)电磁热阀,(4)抽风管道,(5)、(8)喷嘴,(6)、(9)电磁安全阀,(10)、(12)供水管道,(11)升压水泵,(13)储水罐,(14)、(15)平板U形或脉冲波形发热盘,(16)、(17)电源导线,(18)、(19)电源隔离变压器。
图2为柜体与玻璃层门结构图。图中(20)手柄及门扣,(21)关门方向,(22)开门方向,(23)层门转动轴,(24)玻璃层门。
图3为柜体与食品盛放盘结构图。图中(25)不锈钢双耳食品盛放盘,(26)左盘耳,(27)左U形导槽,(28)右盘耳,(29)右U形导槽。
图4为层内反光镜安放侧视图。图中(24)玻璃层门,(25)食品盛放盘,(30)食品,(31)光学平面镜或凸面镜。
图5为发热盘基本电路图。图中(18)、(19)电源隔离变压器,(15)、(14)平板U形或脉冲波形发热盘。
图6为电磁热阀结构图。图中(32)进水口,(33)漏斗形阀底,(34)电磁线圈,(35)锥形弹簧,(36)环形挡圈,(37)陀螺形顶阀,(38)柱形铸钢,(39)柱形阀柄,(40)管形阀体,(41)出水口。
图7为电磁热阀示意图。
图8为阀泵控制信号时序图。图中t1为预热时间,t2为加热时间,t3为喷射时间,t4为散热时间。
图9为控制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定能,未经刘定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7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