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捆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6535.9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井口俊宏;吉井彰敏;五岛亮;长谷部和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30 | 分类号: | H01G4/30;H01G4/12;H01G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电子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陶瓷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芯片素体,具有相互相对的第1和第2端面、垂直于所述第1和 第2端面且相互相对的第1和第2侧面、垂直于所述第1和第2端面 以及所述第1和第2侧面且相互相对的第3和第4侧面,并且,在内 部配置有导体;
外部电极,分别形成在所述芯片素体的所述第1和第2端面上; 以及
识别层,以覆盖所述芯片素体的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中 的至少一个侧面的整个面的方式设置,且用于判别导体的配置方向,
所述芯片素体由第1陶瓷形成,
所述识别层由与所述第1陶瓷不同的第2陶瓷形成,并且,呈现 与所述第3和第4侧面不同的颜色,
所述识别层的亮度与所述第3和第4侧面的亮度的差在CIE(国 际照明委员会)1976L*a*b*(CIELAB)的亮度下为1以上,
第1陶瓷和第2陶瓷分别以BaTiO3为主要成分,并且BaTiO3的A 位置原子相对于B位置原子的摩尔比率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相比于所述第1陶瓷,所述第2陶瓷的BaTiO3的A位置原子相对 于B位置原子的摩尔比率更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相比于所述第1陶瓷,所述第2陶瓷的BaTiO3的A位置原子相对 于B位置原子的摩尔比率更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沿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的相对方向配置多个。
5.一种陶瓷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
得到将多个第1陶瓷坯料层层叠并在内部设有导体图形的层叠体 的工序;
在所述层叠体的沿层叠方向相互相对的面的至少任一个面上,用 烧成后的颜色与所述第1陶瓷坯料层的烧成后的颜色不同的材料来形 成第2陶瓷坯料层的工序;
将形成有所述第2陶瓷坯料层的所述层叠体切断,得到多个层叠 体芯片的工序;和,
将所述多个层叠体芯片烧成,得到设有识别层的芯片素体的工序, 其中,所述识别层以覆盖在层叠方向上相互相对的面的至少任一个面 的整个面的方式设置,且用于判别导体的配置方向,
第1陶瓷坯料层和第2陶瓷坯料层分别以BaTiO3为主要成分,并 且BaTiO3的A位置原子相对于B位置原子的摩尔比率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比于所述第1陶瓷坯料层,所述第2陶瓷坯料层的BaTiO3的A 位置原子相对于B位置原子的摩尔比率更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比于所述第1陶瓷坯料层,所述第2陶瓷坯料层的BaTiO3的A 位置原子相对于B位置原子的摩尔比率更小。
8.如权利要求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陶瓷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得到所述多个层叠体芯片的工序中,以所述导体图形在切断面 上露出的方式切断所述层叠体,
还具备在所述芯片素体的所述导体图形所露出的面上形成外部电 极的工序。
9.如权利要求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陶瓷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得到所述层叠体的所述工序中,沿所述多个第1陶瓷坯料层的 层叠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导体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5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系统的管理
- 下一篇:用于控制混合动力系统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