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及该电子部件的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6396.X | 申请日: | 2009-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4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小泉大辅;小桥直人;赤崎裕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微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黄 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部件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包括:
测试板;
突出电极,其设置在该测试板的主表面上;
定位部,其设置在该测试板的主表面上,该定位部构造为定位该电子部 件;及
按压部,其构造为按压由该定位部定位的电子部件,并使得该电子部件 的引线部与该突出电极接触,从而该引线部发生弹性变形并与该突出电极接 触,该引线部设置在所述电子部件的两个侧表面上,该突出电极形成在彼此 面对的两个接触板上并沿该电子部件的纵向设置在该测试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该突出电极 设置于该接触板的基座件的外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该突出电极 形成在设置于该测试板上的片状部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
在装配于该测试板上的电子部件下方设置有间隔件;
该间隔件的上表面与该电子部件的主体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及
该间隙处于这样的范围内,即,即便在按压状态下,该引线部的变形仍 为弹性变形,其中在该按压状态下,通过对该电子部件的按压,使该电子部 件的主体的下表面与该间隔件的上表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该定位部设 置于该测试板上,并包括挡块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该定位部为 形成在该测试板中的凹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该突出电极 形成在一阶梯部的底面上,该阶梯部形成在设置于该测试板上的接触板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在该突出电 极中形成有作为该定位部的凹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
在该接触板的基座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导电层;
在该第一导电层上形成有第二导电层;及
该突出电极包括该第一导电层和该第二导电层。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
在该接触板的基座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导电层;及
在该第一导电层上形成有凸形电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该测试板用 于测试该电子部件的电气性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装置用部件,其中,该测试板为 烧机板。
13.一种电子部件的测试方法,包括:
在测试板上装配引线框,其中多个电子部件结合于该引线框;
按压结合于该引线框的所述电子部件,使得所述电子部件的引线部与突 出电极接触,从而该引线部发生弹性变形并与该突出电极接触,该引线部设 置在所述电子部件的两个侧表面上,该突出电极形成在彼此面对的两个接触 板上并沿该电子部件的纵向设置在该测试板上;及
经由该突出电极进行该电子部件的电气测试。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方法,其中,该引线部与该突 出电极在按压状态下接触,在该按压状态该引线部倾斜地抵靠该突出电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方法,其中,将多个电子部件 通过支撑杆结合于该引线框。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方法,还包括:在将该引线框 装配于该测试板上之前,从该引线框切除该引线部的端部。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部件的测试方法,其中,当按压该电子部 件时,该电子部件的主体与设置在该电子部件的主体下方的间隔件接触,从 而将该引线部的变形限制在弹性变形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微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微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3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