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4848.0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臼仓靖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4 | 分类号: | F16H61/04;F16H61/4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变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方法。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 及一种提高伴随着驾驶员加减速操作产生的变速响应性的无级变速器的 变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机动二轮车等车辆中使用的无级变速器,已知一种液压式无级变 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该液压式无级变速器基本上采用根据 实际发动机转速[rpm]和目标发动机转速的差来变更变速比的目标发动 机转速控制。即,当实际发动机转速低于目标发动机转速时,为了升高实 际发动机转速,而降低变速比。当实际发动机转速高于目标发动机转速时, 为了降低实际发动机转速,而升高变速比。
专利文献1:特公平08-0067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2007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016967号公报
在如上所述的目标发动机转速控制中,在实际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 机转速产生差的时点变更变速比。从而,有可能在对应于驾驶员的加减速 操作而变化的节气门阀开度的变化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之间产生时滞。 即,节气门的开度通常是根据节气门手柄和油门踏板等的操作量而直接变 化,而如上所述,在目标发动机转速控制中,由于是一面确认实际发动机 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转速之间产生差值一面变更变速比,以使实际发动机转 速变化,因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相对于节气门阀的开度变化滞后。
这样的现象并不仅仅在液压式无级变速器中出现,在摩擦式无级变速 器(带式无级变速器、环形无级变速器等)、电力式无级变速器等其他无 级变速器中也同样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考虑上述课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对 应于驾驶员加减速操作来变化发动机转速的响应性的无级变速器的变速 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特征: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方法,是具备多个变速控制模 式的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变速控制模式中, 在根据车速及节气门开度算出的目标发动机转速大于实际发动机转速时 降低实际变速比,在所述目标发动机转速小于所述实际发动机转速时升高 所述实际变速比,在第二变速控制模式中,基于根据所述车速及所述节气 门开度算出的所述目标发动机转速和所述车速,算出目标变速比,朝向算 出的所述目标变速比来变化所述实际变速比。
根据本发明,根据目标发动机转速算出目标变速比,朝向该目标变速 比来变化实际的变速比。从而不等实际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转速产生 差异就能够指向目标变速比来变化实际的变速比,因而,能够提升对应于 驾驶员加减速操作来变化发动机转速的响应性。
第二特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变速器具备用于改变变速比的变速 用可动构件,在所述第二变速控制模式中,以所述目标发动机转速及所述 车速的函数形式算出所述目标变速比,对应于算出的所述目标变速比算出 所述变速用可动构件的目标位置,朝向算出的所述目标位置来变化所述变 速用可动构件的实际位置。
第三特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变速器是斜板液压式无级变速器, 所述变速用可动构件是马达斜板或控制该马达斜板的角度的变速促动器 的可动构件。
第四特征: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方法,基于 根据车速及节气门开度算出的目标发动机转速和所述车速,算出目标变速 比,朝向算出的所述目标变速比来变化所述实际变速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根据目标发动机转速算出目标变速比,指向该目标变速 比来变化实际的变速比。从而不等实际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转速产生 差异就能够指向目标变速比来变化实际的变速比,因而,能够提升对应于 驾驶员加减速操作来变化发动机转速的响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能够执行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方法的液压式无 级变速器的车辆的框图。
图2是上述液压式无级变速器及其周边的局部省略剖视图。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区分成通常行驶模式及运动行驶模式、执行 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车速和目标发动机转速算出马达斜板的目标角度的流程 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顶式空调
- 下一篇:齿轮驱动装置以及具备该齿轮驱动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