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1185.7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茂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1/60 | 分类号: | D04H1/60;B05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复合体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利用热塑性树脂使加强纤维彼此粘结而成的构造、且具有优良的轻量性以及刚性的纤维复合体的高效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汽车的门内饰所用的基材,在日本特开2002-105824号公报上公开有由天然纤维以及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的、两者混合比率在厚度方向上变化的纤维基材。
另外,公知的也有将天然纤维以及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混合物交织、压缩成形而成的纤维基材。该纤维基材是例如利用气流成网装置将各纤维供给到输送带上,经过交织以及加热压缩等工序而制成的。
近年来,考虑到环境问题,强烈要求车辆用构件等轻量化。为此,虽然有例如缩小纤维基材的单位面积质量等方法,但是产生不能获取充分的刚性的问题。另外,基材的单位面积质量较小的区域、例如在1500g/m2以下的区域中,有难以进行深冲成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加强纤维彼此之间分散有通过使热膨胀性胶囊膨胀(发泡)而形成的热塑性树脂、且具有优良的轻量性以及刚性的作为纤维基材的纤维复合体的高效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如下所示。
(1)一种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利用热塑性树脂使加强纤维彼此粘结而成的构造,其中,
上述加强纤维是植物纤维以及无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该制造方法包括:
供给工序,其将具有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壳壁的热膨胀性胶囊供给到含有上述加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垫子的表面和里面中的任意一面上;
分散工序,其按压上述垫子的一面并从该垫子的另一面施加振动,从而使被供给到该垫子的一面上的上述热膨胀性胶囊向该垫子的另一面侧分散;
熔融工序,其熔融用于构成上述垫子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
膨胀工序,其对分散在上述垫子内的上述热膨胀性胶囊进行加热而使其膨胀。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供给工序是通过将热膨胀性胶囊静电涂敷在上述垫子的一面上来进行的。
(3)根据上述(2)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利用传送带使上述垫子移动的同时进行上述分散工序;
上述按压利用以使上述垫子向上述传送带的移动方向前进的方式旋转的辊按压该垫子的一面;
上述施加振动是从上述垫子中的被按压的部分的另一面开始进行的。
(4)根据上述(3)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施加振动是以6mm以下的振幅进行的;
(5)根据上述(4)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施加振动是在相对于上述垫子的移动方向成30~90度的角度的方向上施加振动来进行的。
(6)根据上述(5)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同时进行上述熔融工序与上述膨胀工序。
(7)根据上述(5)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构成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第1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低于构成上述热膨胀性胶囊的壳壁的第2热塑性树脂的熔点的情况下:
上述熔融工序是通过加压来抑制上述热膨胀性胶囊的膨胀,并加热到在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以上且不超过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的熔点的温度来进行的,并且在该熔融工序之后进行上述膨胀工序。
(8)根据上述(1)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利用传送带使上述垫子移动的同时进行上述分散工序;
上述按压是利用以使上述垫子向上述传送带的移动方向前进的方式旋转的辊按压该垫子的一面来进行的;
并且,上述施加振动是从上述垫子中的被按压的部分的另一面进行的。
(9)根据上述(8)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施加振动是以6mm以下的振幅进行的。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施加振动是在相对于上述垫子的移动方向成30~90度的角度的方向上施加振动来进行的。
(11)根据上述(10)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同时进行上述熔融工序与上述膨胀工序。
(12)根据上述(10)所述的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构成上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第1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低于构成上述热膨胀性胶囊的壳壁的第2热塑性树脂的熔点,其中,
在上述熔融工序通过加压来抑制上述热膨胀性胶囊的膨胀,并加热到在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以上且不超过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的熔点的温度,并且在该熔融工序之后进行上述膨胀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