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气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5811.7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2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新纳正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锻汽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34 | 分类号: | F01L1/3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气门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发动机的气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传递发动机的曲轴的驱动力的外筒部;可相对旋转地配置在上述外筒部内周侧,呈同轴状地与使上述发动机的进气气门或排气气门开闭的凸轮轴连结的内筒部;形成为筒状,一部分与上述外筒部滑动自由地连结,且沿上述内筒部的轴向移动自由地配置在上述内筒部外周的中间部件;与上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相应地控制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上的位置的位置控制机构;与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上的位置相应地对上述外筒部外周的链轮和上述凸轮轴之间的相位可变地进行调整的相位调整机构,上述内筒部和上述中间部件经上述相位调整机构相互连结,上述位置控制机构在通电时使上述中间部件在轴向位移,在非通电时,相对于从上述外筒部外周的链轮或上述凸轮轴向上述中间部件的扭矩输入,阻止与上述扭矩输入相伴的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位移,上述相位调整机构具备销和导向槽,该销被固定在上述中间部件上,一部分从上述中间部件内周向上述内筒部外周突出,该导向槽作为将上述销从与最提前角相位对应的位置向与最滞后角相位对应的位置引导的槽,呈螺旋状地形成在上述内筒部外周,上述销与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位移相应地在上述导向槽内移动,将与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位移相伴的力作为用于上述内筒部的周方向位移的力赋予给上述导向槽,响应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位移,将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位移变换为上述内筒部的周方向位移。
2.一种发动机的气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传递发动机的曲轴的驱动力的外筒部;可相对旋转地配置在上述外筒部内周侧,呈同轴状地与使上述发动机的进气气门或排气气门开闭的凸轮轴连结的内筒部;形成为筒状,一部分与上述外筒部滑动自由地连结,且沿上述内筒部的轴向移动自由地配置在上述内筒部外周的中间部件;与上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相应地控制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上的位置的位置控制机构;与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上的位置相应地对上述外筒部外周的链轮和上述凸轮轴之间的相位可变地进行调整的相位调整机构,上述内筒部和上述中间部件经上述相位调整机构相互连结,上述位置控制机构在通电时使上述中间部件在轴向位移,在非通电时,相对于从上述外筒部外周的链轮或上述凸轮轴向上述中间部件的扭矩输入,阻止与上述扭矩输入相伴的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位移,上述相位调整机构具备滚珠和导向槽,该滚珠被固定在上述中间部件上,一部分从上述中间部件内周向上述内筒部外周突出,该导向槽作为将上述滚珠从与最提前角相位对应的位置向与最滞后角相位对应的位置引导的槽,呈螺旋状地形成在上述内筒部外周,上述滚珠与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位移相应地在上述导向槽内移动,将与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位移相伴的力作为用于上述内筒部的周方向位移的力赋予给上述导向槽,响应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位移,将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向位移变换为上述内筒部的周方向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的气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控制机构具备:在相对于与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心正交的线倾斜的方向且沿周方向形成在上述中间部件外周的轴向一端侧的第一坡道;在相对于与上述中间部件的轴心正交的线向与上述第一坡道相反方向倾斜的方向且沿周方向形成于上述中间部件外周的轴向另一端侧的第二坡道;将上述第一坡道和上述第二坡道置于中间,相互分开地配置在上述中间部件外周侧,同时,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内筒部的周围的多个旋转鼓;在提前角时和滞后角时产生电磁力,在除此以外之时停止电磁力的产生,在上述提前角时,对上述多个旋转鼓中的一方的旋转鼓赋予旋转力,在滞后角时,对上述多个旋转鼓中的另一方的旋转鼓赋予旋转力的多个电磁离合器;旋转自由地配置在上述中间部件外周中的上述一方的旋转鼓和上述另一方旋转鼓之间的部位,受到来自上述一方的旋转鼓或上述另一方的旋转鼓的旋转力而旋转的辊,在上述一方的旋转鼓的与上述另一方的旋转鼓的相向面侧形成能够与上述第一坡道卡合、用于将上述第一坡道向上述凸轮轴侧推压的第三坡道,在上述另一方的旋转鼓的与上述一方的旋转鼓的相向面侧形成能够与上述第二坡道卡合、用于将上述第二坡道向离开上述凸轮轴的方向推压的第四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锻汽门株式会社,未经日锻汽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58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