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传感器和防止空气进入压力传感器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24922.6 | 申请日: | 2008-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金今子;金香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具可有限公司;金今子 |
| 主分类号: | G01L7/08 | 分类号: | G01L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 |
| 地址: | 京***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传感器 防止 空气 进入 装置 | ||
1.一种压力传感器,其包括:
空气流部分,将被测量压力的空气流动穿过所述空气流部分;
压力感应部分,所述压力感应部分感应流动穿过所述空气流部分而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以及
空气阻断部分,所述空气阻断部分安装在所述空气流部分和所述压力感应部分之间,以防止将被测量的空气流入所述压力感应部分,并根据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变化而至少引起移动或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感应部分至少引起由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变化而导致的移动或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与将被测量的空气切断的密封空间形成在所述压力感应部分和所述空气阻断部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感应部分感应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或更低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感应部分包括:
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安装在中空壳体内;
导体部件,所述导体部件具有导电性并附接在所述密封部件的下面;以及
连接部件,当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或更低压力时,所述连接部件接触将被电连接的所述导体部件,
其中,所述密封空间形成在所述密封部件的一侧和所述空气阻断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感应部分进一步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提供弹力,以当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时防止所述导体部件和所述连接部件之间的接触,并当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或更低压力时允许所述导体部件和所述连接部件相互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感应部分进一步包括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弹性部件是卷簧或板簧,并且所述调节部件控制所述卷簧或所述板簧的变形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
所述空气阻断部分包括空气阻断部件,所述空气阻断部件安装在中空壳体内,以将所述空气流部分和所述压力感应部分分离,并根据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变化而至少引起移动或变形;并且
所述压力感应部分包括:导体部件,所述导体部件具有导电性并被安装成与所述空气阻断部件一起移动;以及连接部件,当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或更低压力时,所述连接部件接触所述导体部件以形成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中空壳体包括空气流孔,以将所述密封部件的另一侧暴露于外界空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感应部分测量流动穿过所述空气流部分而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空气阻断部分包括:
腔,所述腔具有连接到所述空气流部分的一侧和连接到所述压力感应部分的另一侧;以及
空气阻断部件,所述空气阻断部件安装在所述腔内,以将所述空气流部分和所述压力感应部分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空气阻断部件被构造成膜部件,所述膜部件在流动穿过所述空气流部分且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膜部件具有固定到所述腔的内部表面的外部边缘以及在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中心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膜部件具有插入地固定到形成在所述腔的内部表面上的槽或突起的外部边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膜部件具有粘结和固定到所述腔的内部表面的外部边缘。
17.根据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空气阻断部件被构造成活塞部件,所述活塞部件受流动穿过所述空气流部分而将被测量的空气的压力驱动而沿所述腔的内部表面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具可有限公司;金今子,未经诺具可有限公司;金今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49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