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活塞的减震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21394.9 | 申请日: | 200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3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尼尔斯·戈兰·尼格伦;约恩·厄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斯赛车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48 | 分类号: | F16F9/48;F16F9/516;F16F9/06;F16F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郑霞 | 
| 地址: | 瑞典乌***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活塞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其中采用双活塞实现压缩和回行阻尼,且其中在活塞之间实现减震器的加压。
发明背景
见图1和图1a,申请人生产了一种减震器1,该减震器1包含填充有阻尼介质的缸体(damping-medium-filled cylinder)2,该缸体2在端部被定界,并被由两个主活塞4、5构成的主活塞装置划分为第一阻尼室C1和第二阻尼室C2。
主活塞4、5安装在中空活塞杆3上,该中空活塞杆3延伸通过缸体的端部2a中的一个。阻尼介质通过活塞杆3在进入加压池(pressurizationreservoir)6的加压室6a和各个阻尼室C1、C2之间流动。受压的阻尼介质从加压箱6经由活塞杆3中的管7被引导到主活塞4、5之间的空隙(interspace)8。阻尼介质经由延伸通过主活塞4、5的连续的加压管9、10被向前引导,并被第一流动限制器11、12定界,以便最终被引导入各个阻尼室C1、C2。其中的一个主活塞4衰减实质上第一方向R1,也即压缩方向的运动,在该处,主活塞装置移动,以便减震器长度减小,并且,其中的另一个主活塞5衰减实质上另一方向R2,也即回行方向的运动,在该处,主活塞装置移动,以便减震器长度增大。通过由柔性第一垫圈15、16的聚集产生的第二流动限制器的变形来实现衰减,该柔性第一垫圈15、16对延伸通过主活塞的主流动管13、14定界。
由于此设计,使得确保在阻尼室中显著大于零的压力总是占上风成为可能。这是因为阻尼室C1和C2中的压力仅在边上小于压力P1,归功于流动限制器11和12上的压力的低降和两个室共用的空隙8以相同压力被压缩的事实。加压的阻尼介质经由柔性第二垫圈11PA、12PA,也即垫片的聚集被引导入各个阻尼室C1、C2。柔性第二垫圈被固定在它们的内径的位置,以便它们绕着它们的中央部件弯曲,并让仅经由它们的外部部件通过阻尼介质流,该阻尼介质流从主活塞的第一侧分叉,并因此留下布置在第二垫圈的外径上的打开面积,见图1b。为了达到从空隙向外的方向的最小流动阻力,已经将柔性垫圈的聚集选择为尽可能的柔软,以便它们随着仅各个阻尼室和空隙之间的非常小的压差打开。
已经出现了问题,因为非常软的垫圈易于变得不稳定,并开始随着流动不可预知地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减震器的整个动力被削弱,且出现意外的变化和噪音。
当主活塞安装在活塞杆上时,根据先前已知的方法生产的减震器出现了又一问题。为了不在加压箱和中间室之间的流动中产生不想要的限制,从加压箱通过活塞杆流动的加压的阻尼介质必须具有大面积以经过。早先的解决方案具有单独的中间部件17PA,该中间部件17PA分开两个活塞。此中间部件难于配合,以便流动路径17PAa通过活塞杆和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定中心的中间部件,且仅仅这些部件之间的较小位移产生减小的流动面积。
为了减轻流动路径定中心的问题,内凹进17PAb被引入到中间部件中。为了最小化流动阻力,该凹进具有大的径向长度(radial extent)。主活塞在此中间部件上的安装也可能是个问题,因为当主活塞通过上紧保持螺母20PA配合时,具有其凹进17Pab的中间部件17PA易于变形。为了通过改变垫圈的尺寸、厚度、数目和相互布置来使得易于改变减震器的阻尼特性,简单且直接的程序必须为了移动和配合主活塞而存在。
发明目的
本发明陈述以解决出现在减震器中的动力问题,该减震器经由主活塞装置之间的空间被加压,该主活塞装置由两个主活塞组成。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限制减震器中的阻尼介质流或不将配合/移除程序变得更困难的条件下解决减震器中的主活塞配合的问题。
此外,这些问题必须以经济且简单的方式解决。
发明概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斯赛车公司,未经奥林斯赛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1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雨水收集的垂直绿化装置
- 下一篇:带水质检测仪器的莼菜胶质形成促进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