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灯和用于制造用于车灯的透明元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1079.6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6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B·韦格纳;H·基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5/00;F21Y1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汲长志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用于 制造 透明 元件 方法 | ||
1.一种车灯,所述车灯带有至少一个透明元件(10);带有至少一个主光源,所述至少一个主光源放出的光基本垂直地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透明元件(10)的光学边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透明元件(10)具有至少两个彼此邻接至少一个光学边界面(16,24)的、带有不同的光学折射系数的光学区域(12,20,26),并且至少一个光源的光通过至少一个光耦合输入部位(22)在基本上沿着至少一个光学边界面(16,24)指向的方向上至少耦合输入到邻接的光学区域(12)中的折射系数比相邻的光学区域(20,26)的折射系数高的一个中,并且导入的光通过至少一个光耦合输出部位(14)耦合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不同折射系数的邻接的光学区域(12,20,26)在基本垂直地穿过其的光源的光的主光辐射方向(A)的方向上布置成相互重叠,以使得其作为层由至少一个主光源的光相继横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邻接的光学区域(12,20,26)在主光辐射方向(A)上至少逐段地重叠地布置在至少三层中,其中,位于两个外光学区域(20,26)之间的内光学区域(12)具有比两个外区域更高的折射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外和内光学层区域(12,20,26)包括所述透明元件(10)的整个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内光学层区域(12)仅包括所述透明元件(10)的至少一部分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内光学层区域(12)构造的所述透明元件(10)的部分面通过笔直的或弯曲的线构造,其中,弯曲如此地选择,即,使得导入的光在所述内光学层区域的侧向面处反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不同折射系数的邻接的光学区域(12,20,26)在基本垂直地穿过其的主光源的光的传播方向(A)的方向上布置成并排,以使得其由至少一个主光源的光平行地,也就是说分别不相关地横穿。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元件(10)为中间反光玻璃。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元件(10)为防尘罩。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输出元件(14)通过一个或多个模制成型的光学功能元件如棱镜、透镜、反光镜或粗糙表面构造。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输出元件(14)布置在沿着设置成用于传导光的光学区域的任意部位处。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已有或附加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或类似者,所述光源的光在所述透明元件(10)的光学区域的光学边界面内耦合输入。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至少一个光耦合输出元件(14)中放射的光与信号光功能如制动光、驻车光、闪光、侧面光、日间行车光或类似者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实施成前照灯、尾灯、侧向反光灯、雾灯或类似者。
15.一种通过塑料喷射工艺用于制造灯的面状的、拱形的或平的、着色的或无色的透明的元件(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元件(10)以至少两个连续的注塑步骤制造,其中,分别使用带有与其它材料不同的折射系数的透明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10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