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废料移出能力的孔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9920.X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0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萨特纳姆·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队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4 | 分类号: | B23B51/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潘培坤 |
地址: | 英属维尔京***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废料 移出 能力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7年8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953,221的优先权的权益,该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援引而合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孔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废料(slug)移出能力的孔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孔锯系统中,存在有与废料的排出(ejection)、过重的孔锯和/或颗粒物的排出相关的诸多固有问题。许多这些现有技术的孔锯系统受到这些问题中一个以上问题的困扰。
例如关于废料的排出,在用孔锯切削出孔之后,废料仍留在孔锯中,通常难以移出。在当前的解决方案中,使用者必须通过将工具插入到孔锯中并随后将废料推出或者撬出,而使废料离开孔锯。
而且,如今的孔锯因构造方法(即,厚的钢板背衬)的缘故而趋向于非常重,特别是双金属孔锯。孔锯的重量通常使得对动力使用要求增加,这尤其对于电池驱动的钻机来说是不理想的,因为所述电池会非常快地减少。因此,由于电池在较快的时间范围内耗尽,越重的现有技术的孔锯,其使用起来就费用越高。即使使用者使用可充电的电池,仍不断地需要在工作和/或任务的中途更换电池,这样会耗费时间并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流程。
对于其它具有实心底部的孔锯来说,当孔锯在切削孔时,会产生积聚的颗粒物,例如木屑。因为使用者必须清扫孔锯以在下一次使用之前移出这些颗粒物,收集在孔锯底部的这些颗粒物可能导致下一次工作被延迟。
此外,一些孔锯系统带有集成到孔锯组件的排出装置,以改进废料的排出,然而,这些机构需要附加的部件,因而是成本昂贵且结构复杂的。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个缺点的孔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以前的孔锯和/或孔锯系统的至少一个缺点。本发明的孔锯系统提供了一种便于从孔锯中移出废料的改进方法。本发明的其他方案包括降低整个孔锯的重量以及使废料的颗粒物或金属屑更容易移出。
在另一实施例中,孔锯系统包括废料移出工具或废料拔出器(slugpuller)。
在第一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锯系统,其包括:包括底部和本体部的孔锯,以及包括用于容置孔锯的装置的心轴,其中孔锯包括至少一个槽对,用于容置待插入到该槽对中以移出废料的工具;其中至少一个槽对使得能够在较长的纵向距离上接近所述废料。
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便于移出废料的纵向侧面接近槽的孔锯,该纵向侧面接近槽包括至少一对位置更靠近孔锯近端的相对槽和至少一对位置更靠近孔锯远端的相对槽,以便与槽相互对齐的情况相比,使得能够在更长的纵向距离上接近废料。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的下列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案和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以示例的方式、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a为现有技术的定向钻头的侧视图;
图1b为用于本发明的孔锯系统的定向钻头的侧视图;
图2a为孔锯与心轴的组合体的仰视立体图;
图2b为图2a的孔锯与心轴的组合体的俯视立体图;
图2c为孔锯与心轴的组合体的侧视图;
图2d为从图2c转动90度后孔锯与心轴的组合体的另一侧视图;
图2e为在废料位于孔锯中的状态下孔锯与心轴的组合体的俯视立体图;
图2f为在废料被移出的状态下孔锯与心轴的组合体的立体图;
图2g为孔锯与心轴的组合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a为孔锯的仰视图;
图3b为孔锯的另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c为孔锯的又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为被连接到钻机的孔锯与心轴的组合体的立体图;
图5a为处于打开或使用位置的废料移出工具的立体图;
图5b为图5a的废料移出工具的正视图;
图5c为处于闭合位置的图5a的废料移出工具的立体图;
图5d为图5c的废料移出工具的正视图;
图6a为孔锯系统的立体图;
图6b为孔锯系统的正视图;
图7a为处于第一使用状态的废料移出工具的正视剖视图;
图7b为图7a的立体图;
图8a为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使用状态下的废料移出工具的正视剖视图;
图8b为处于第二位置、第二使用状态下的废料移出工具的正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队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联队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9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