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1,2-取代的3,4-二氧代-1-环丁烯化合物的方法和中间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6195.0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2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X·付;F·B·京特;A·S·金-米德;K·S·马修斯;M·T·莫斯特;T·L·麦卡利斯特;G·维尔纳;J·L·温特斯;J·殷;S·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灵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3/65 | 分类号: | C07C233/65;C07D307/5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林毅斌;林森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取代 二氧 丁烯 化合物 方法 中间体 | ||
该申请基于并要求享有各自于2007年7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0/958,317号、第60/958313号和第60/958311号的优先权,其各自在此全部引作参考。
发明领域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制备1,2-取代的3,4-二氧代-1-环丁烯化合物的新型方法以及可用于其合成的中间体,所述化合物具有例如治疗CXC趋化因子介导的疾病的效用。
发明背景
本申请的此部分或任何部分中的任何出版物、专利或专利申请的确定并非承认这样的出版物是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1,2-取代的3,4-二氧代-1-环丁烯化合物,例如2-羟基-N,N-二甲基-3-[[2-[[1(R)-(5-甲基-2-呋喃基)丙基]氨基]-3,4-二氧代-1-环丁烯-1-基]氨基]苯甲酰胺(式I的化合物)的制备:
式I
参见于2006年11月7日授权的美国专利第7,123,445号(’445专利)和于2006年7月4日授权的美国专利第7,071,342号(’342专利),其各自的公开内容在此全部引作参考。对于制备式I化合物的实例参见’455专利的第491-492栏、第196-197栏和第251-256栏,以及参见’342专利的例如第22-24栏。
制备1,2-取代的3,4-二氧代-1-环丁烯化合物的另一个实例,即 制备2-羟基-N,N-二甲基-3-[[2-[[1(R)-(5-甲基-4-(1-甲基乙基)-2-呋喃基)丙基]氨基]-3,4-二氧代-1-环丁烯-1-基]氨基]-苯甲酰胺(式II的化合物),
式II
参见于2006年7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0/819,541(’541申请),其公开内容在此全部引作参考。制备式II化合物的实例可参见’541申请的实施例2。式I和式II化合物的前述制备方案在此全部引作参考。
用于制备1,2-取代的3,4-二氧代-1-环丁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参见’342专利,通常遵循方案I(其例述了式I的化合物2-羟基-N,N-二甲基-3-[[2-[[1(R)-(5-甲基-2-呋喃基)丙基]氨基]-3,4-二氧代-1-环丁烯-1-基]氨基]苯甲酰胺的制备)。
方案I
方案I所示用于制备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通过首先从方酸二烷基酯制备中间体化合物2C来进行,方酸二烷基酯是一种很强的皮肤致敏物和刺激物,很难处理。此外,在前述出版物中所述的在方案I的第二步中偶联化合物2C与2Da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当水平的与终产物掺混的杂质。
此外,方案I所示用于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需要在第一步中 使方酸酯化合物2A1与不稳定的中间体化合物IV(i)3-氨基-2-羟基-苯甲酰胺化合物反应。化合物IV(i)的稳定性使其难以处理、储存和运输。因此,这使得以下方法不可实现:在所述方法中式2C化合物的制备与式IV(i)化合物的制备相隔较远;或者式2C化合物的制备过程不与IV(i)化合物的制备同时进行。此外,使用市售的方酸二烷基酯得到的式2C产物具有相对大量的杂质,因而需要在用于合成式Ia化合物前纯化产物的步骤。
此外,如方案I的步骤II所示,所示的式I化合物通过将式2Da的氨基呋喃中间体与中间体化合物2C偶联制得。中间体化合物2Da的制备参见美国专利第7,071,342号(’342专利)的第35栏,第1-39行,第20行。’342专利描述了从市售的式III化合物开始制备式2DA化合物的六步法。在进行所述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更换溶剂数次,这导致各步骤中分离的产量减小。
式III
发明目标和发明概述
考虑到以上所述内容,需要的是以下用于制备中间体2C和式2Da的氨基呋喃盐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具有更少步骤并且可用更容易处理和得到的原料来进行。还需要的是可在“一锅反应(one pot reactoin)”中得到中间体2C和2Da的反应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灵公司,未经先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6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