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含酰胺基硅氧烷胺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3988.7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4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须永友康;石井淳一;西川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化学&信息部件株式会社;庵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F7/10 | 分类号: | C07F7/10;C07F7/18;C08G77/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孙秀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胺基 硅氧烷胺 化合物 | ||
1.式(1)的含酰胺基硅氧烷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使式(2)的 硅氧烷二胺化合物与式(3)和式(3′)的硝基苯甲酰卤反应,形成式(4)的含 酰胺基硅氧烷硝基化合物,将硝基还原而得到式(1)的含酰胺基硅氧烷胺 化合物,
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可被取代的亚烷基,p为0~3的整 数,q为0~3的整数,m为1~30的整数,n为0~20的整数,p和q不同 时为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R1和R2均为三亚甲基。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m为1~20,n为1~20。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p和q为1,分子的两末 端的氨基均结合在对位。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p和q为1,分子的两末端的 氨基均结合在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化学&信息部件株式会社;庵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索尼化学&信息部件株式会社;庵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39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扼流电感
- 下一篇:一种叠层复合材料与不锈钢的氩弧熔钎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