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脆性材料基板的加工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裂痕形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24033.2 | 申请日: | 2008-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政二;森田英毅;福原健司;山本幸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5/00 | 分类号: | B28D5/00;B23K26/00;C03B33/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脆性 材料 加工 方法 用于 裂痕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脆性材料基板的加工方法及用于该加工方法的裂痕形成 装置,该脆性材料基板的加工方法中,在对由脆性材料构成的被加工基 板(以下,也称为“脆性材料基板”)进行扫描的同时照射激光束以在低于软 化点的温度加热,接着冷却,从而使裂痕以形成于基板端的初期龟裂为 起点进行延伸,由此加工基板。
本发明特别涉及如下情况的脆性材料基板的加工方法:即,脆性材 料基板的板厚薄,因激光照射在基板表面附近产生的热在裂痕形成时从 基板的表面到达背面。
本发明所称的“脆性材料基板”中,除了玻璃基板之外,还包括石英、 单晶硅、蓝宝石、半导体晶片、陶瓷等基板。以下,主要使用玻璃基板 进行说明,但对其他的脆性材料基板也相同。
此外,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所谓“裂痕的延伸”是指裂痕在基板的 面方向上成长,而将裂痕在基板的厚度方向(深度方向)上成长称为“裂痕 的扩展”,由此区别两者。
背景技术
对于玻璃基板等脆性材料基板(以下,也简称为“基板”),在扫描的同 时照射激光束以在低于基板软化点的温度进行加热时,则在加热区域产 生压缩应力。进一步在照射激光束的附近吹送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由此 在冷却区域产生拉伸应力。如此地,通过靠近产生压缩应力的区域形成 产生拉伸应力的区域,形成了应力梯度。近年来,这种通过利用该应力 梯度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裂痕来对基板表面进行划线加工(例如,参考专利 文献1)或者进行全切加工的加工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3)得到了 利用。
此处,所谓划线加工是指通过形成未到达基板背面的深度(例如,板 厚的10%~20%程度的深度)的裂痕在基板上形成划线的加工。在划线加 工的情况下,在形成划线后,可以通过进行沿着划线接触折断棒并施加 弯曲力矩的折断处理来切割基板。
另一方面,所谓全切加工是形成从基板表面到达基板背面的裂痕的 加工,不进行折断处理便能切割基板。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 03/008352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551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080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欲通过激光加热和其后的急冷在基板上形成应力梯度以对玻璃基板 进行切割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包括需要在形成划线后进行折断处理的 切割模式(称为划线加工模式)和不进行折断处理便切割基板的切割模式 (称为全切加工模式)。
划线加工模式和全切加工模式的哪一种会成立,取决于加热条件(激 光波长、照射时间、照射能量、扫描速度等)和冷却条件(制冷剂温度、吹 送量、吹送位置等)等加工条件,但主要取决于玻璃基板的板厚。也就是 说,在玻璃基板的板厚薄的情况下,划线加工模式成立的上述加工条件 的工艺窗口(process window,能形成正常的划线的各种加工条件的可设定 范围)变窄,容易变为全切加工模式。全切加工模式中,由于不需要进行 折断处理而可以期待工序简单的这一优点,但实际上存在裂痕不笔直地 扩展的频率较高的倾向,不能期待精度良好的切割。另一方面,随着玻 璃基板的板厚增加(特别是板厚为1mm以上),全切加工模式变难,存在 划线加工模式更容易成立的倾向。
在加热条件或冷却条件为非极端的情况下,这些切割模式的差异根 据基板的厚度,因加热、冷却时产生的应力分布或变形的不同而不同。 以下,对应力分布和变形与切割模式的关系进行说明。
<厚板基板>
首先,对板厚厚的玻璃基板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处所谓板厚厚的情 况是指,基板上面经激光束照射,上面附近产生的热(热温)向基板内传递 时,由于基板的板厚非常厚,因此在裂痕形成时热的传递停止在基板的 内部,热不传递至基板下面的情况。具体地说,玻璃基板的情况下,板 厚为1mm以上时,则存在热的传递停止在基板内部的倾向。
图6是用于说明通过对具有1mm以上的板厚的玻璃基板(以下,本 说明书中称为厚板基板)进行激光照射和冷却而使裂痕扩展、延伸时在基 板上产生的应力分布的模式图,图6(a)为基板立体图,图6(b)为其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4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热塑性树脂膜的方法
- 下一篇:颗粒分离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