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3985.2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福岛大;重田厚;高桥圭瑞;伊藤贤也;关正也;草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4B21/08 | 分类号: | B24B21/08;B24B9/00;B24B21/16;H01L21/3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研磨带的研磨装置,尤其涉及对半导体晶片等基板的 坡口部进行研磨的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
背景技术
从提高半导体制造中的成品率的观点出发,近年来半导体晶片的坡口 部的表面状态的管理被注目。在半导体晶片上成膜、层积较多的材料,因 此在不成为实际制品的坡口部上残留有不需要的物质或损坏。作为搬送、 保持晶片的方法,过去一般是使保持部件(例如机器手)接触晶片的背面的方 法,但随着设备的精细化以及直径300mm的晶片成为主流,而要求背面的 清洁度,近年来使保持部件仅接触晶片端部而搬送、保持晶片的方法变得 普遍。在这种背景之下,在坡口部上残留的不需要物质或损坏,在经过各 种工序的期间会剥离而附着于器件表面上,这明显会影响到产品的成品率。
在此,如图1所示,所谓坡口部是指在基板的周缘上截面具有曲率的 部分B。在图1中,D所示的平坦部是形成器件的区域。从该器件形成区域 D开始到外侧数毫米为止的平坦部E被称为边缘部,与器件形成区域D相 区别。即,坡口部B是从边缘部E延伸到基板背面的带有弯曲的部分。
坡口部的截面形状根据基板制造商而分为多种,但如图1所示,坡口 部一般由与边缘部E相邻的倾斜面F、位于最外侧的垂直面G、以及与背面 相邻的倾斜面F构成。倾斜面F与垂直面G通过圆滑的曲面H连接。
作为将形成在这种基板的坡口部上的膜除去的装置,已知利用研磨带 的研磨装置。这种研磨装置通过配置在研磨带的背面侧的加压垫来将研磨 带的研磨面按压到基板的坡口部上,由此对该坡口部进行研磨。
图2是表示以往的加压垫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加压垫100具有矩 形的按压面100a。该加压垫100配置在研磨带的背面侧,通过按压面100a 将研磨带的表面(研磨面)按压在基板的坡口部上。加压垫100由橡胶或海绵 等材料形成。例如,选定聚氨酯橡胶、硅海绵等作为材料,并选定适于研 磨的硬度(例如20~40度)。
图3是表示加压时以及非加压时的情况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成为 研磨对象的晶片W具有圆板形状。当加压垫100将研磨带(未图示)对晶片 W的坡口部进行按压时,由于与晶片W的接触而加压垫100的按压面100a 的一部分被压缩。由此,研磨带与晶片W的接触面积增加,每单位时间的 研磨速度提高。
图4是表示通过加压垫将研磨带按压到晶片的坡口部上的情况的纵截 面图。如图4所示,在研磨时,加压垫100的按压面100a沿着坡口部变形。 此时,在研磨带200接触晶片W的位置与离开晶片W的位置的边界部,如 图4的箭头所示那样研磨压力变高。即,产生如下问题:边界部的研磨压 力变高,位于这些边界部中间的中央部的研磨压力变低,而中央部难以被 研磨。在这种情况下,当要完全除去中央部上的膜或有机物(污垢)时,边界 部被过度研磨。
此时,已知通过使研磨带的基材变厚来提高对坡口部的中央部的研磨 压力的情况。但是,当研磨带的基材变厚时,供给以及卷绕研磨带的卷轴 变大。并且,当研磨带的基材变厚时,研磨带的拉伸对基板的研磨产生的 影响变大,研磨过程变得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装 置及研磨方法,能够对基板坡口部的横向接触面积以及在纵向上施加的负 荷的分布进行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一种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板保持部,保持基板并使其旋转;加压垫,将具有研磨面的带状 研磨部件按压到上述基板保持部所保持的基板的坡口部上;以及进给机构, 使上述带状研磨部件在其长度方向行进;其中,上述加压垫具有:硬质部 件,具有隔着上述带状研磨部件而按压基板的坡口部的按压面;和至少1 个弹性部件,将上述硬质部件隔着上述带状研磨部件向基板的坡口部按压。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硬质部件为,相对于基板的周向 仅在其中央部固定于上述弹性部件。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硬质部件的与上述按压面相反 侧的背面,形成有在与上述基板保持部所保持的基板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 延伸的多个槽。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硬质部件的与上述按压面相反 侧的背面,形成有在与上述基板保持部所保持的基板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 延伸的多个加强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东芝;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3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