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二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3921.2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吉村悠纪;西本晃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6/04 | 分类号: | B62J6/04;B60Q1/56;B62J15/00;B62J23/0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二轮 | ||
1.一种自动二轮车(10),其具有:
覆盖车体后部的后罩(21)、
配置于所述后罩(21)的后端部且在后方具有主透镜(52),并且具 有安装在车体侧的壳体(51)的尾灯装置(50)、
覆盖后轮(WR)的上方的后挡泥板(22)、
设置于所述后挡泥板(22)的车牌照(23),
其中,所述尾灯装置(50)在所述主透镜(52)上具有车牌照照射口 (55)和车牌照照射用透镜(56),所述车牌照照射口(55)将安装于所 述壳体(51)的光源(53)的光导向所述车牌照(23),所述车牌照照射 用透镜(56)配置于车牌照照射口(55),
在所述主透镜(52)的下表面形成有作为所述车牌照照射口的凹部 (54),该凹部(54)朝向上方陷入,并且以前壁(54a)向后上方倾斜的 方式形成,
在所述壳体(51)的内侧面形成有反射器(58),
在所述反射器(58)的下部设有折返部(58a),
所述凹部(54)的前壁(54a)向后方延伸到与所述反射器下部的所 述折返部(58a)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车牌照照射用透镜(56)的前端位于所述光源(53)的中心的下 方且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二轮车,其中,
在车辆后方观察的情况下,所述车牌照照射用透镜(56)形成为与所 述主透镜(52)的后表面的下边缘的圆弧形状大致一致的形状,且配置为 收纳于所述圆弧形状的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二轮车,其中,
所述凹部(54)的前端缘(54b)配置在所述后罩(21)的开口缘(21a) 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二轮车,其中,
所述反射器(58)的下部的折返部(58a)与所述车牌照照射口(55) 的前端部附近重叠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二轮车,其中,
所述车牌照照射用透镜(56)形成为多面及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二轮车,其中,
所述主透镜(52)呈模拟消声器的形状,为大致圆筒状且以所述主透 镜(52)的下表面比所述后罩(21)更向后方膨出的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39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行车传动装置的换档控制器
- 下一篇:冷轧板可磷化性的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