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宽温度范围衰减作用的树脂配混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20258.0 | 申请日: | 2008-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F·赫费林;H·宁;P·海德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SIKA技术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33/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毅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温度 范围 衰减 作用 树脂 配混物 | ||
1.衰减组合物(20、48、60、84),包含半相容树脂配混物。
2.权利要求1的衰减组合物(20、48、60、84),其中树脂的总量占全部衰减组合物(20、48、60、84)的重量的约15个百分比到约65个百分比。
3.权利要求1的衰减组合物(20、48、60、84),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填料,其中至少一种填料以占全部衰减组合物(20、48、60、84)的约30个百分比到约70个百分比的量存在。
4.权利要求1的衰减组合物(20、48、60、84),其中半相容树脂配混物包含至少一种玻璃态转化温度为约-20℃到约50℃的树脂。
5.权利要求1的衰减组合物(20、48、60、84),其中半相容树脂配混物包含第一和第二树脂,其中第一和第二树脂的每个选自丙烯酸系树脂、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聚醋酸乙烯酯树脂和乙烯基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
6.权利要求5的衰减组合物(20、48、60),其中半相容树脂配混物包括与聚醋酸乙烯酯树脂结合的丙烯酸系树脂的第一配混物。
7.权利要求1的衰减组合物(20、60、84),其中半相容树脂配混物包含第一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和第二丙烯酸系/苯乙烯共聚物树脂。
8.权利要求7的衰减组合物(20,60、84),其中第一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由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的单体前体制备。
9.权利要求7的衰减组合物(20、60、84),其中第二丙烯酸系/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由包含羟基官能丙烯酸系单体和羟基官能苯乙烯单体中至少一种的单体前体制备。
10.权利要求9的衰减组合物(20、60、84),其中羟基官能丙烯酸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丁酯。
11.权利要求10的衰减组合物(20,60、84),其中丙烯酸系/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由包括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单体前体形成。
12.权利要求1的衰减组合物(20、48、60、84),其中半相容树脂配混物包括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以及其中在第一温度范围内,衰减组合物(20、48、60、84)具有的复合损耗因子,是选自第一参比组合物(42、72)的第一最大复合损耗因子和第二参比组合物(44、82)的第二最大复合损耗因子的至少一种的至少约70%,第一参比组合物(42、72)包括第一树脂但不包括第二树脂,以及第二参比组合物(44、82)包括第二树脂但不包括第一树脂。
13.权利要求12的衰减组合物(20、48、60、84),其中在第二温度范围中,第一参比组合物(42、72)具有的复合损耗因子为第一最大复合损耗因子的至少约70%,在第三温度范围中第二参比组合物(44、82)具有的复合损耗因子为第二最大复合损耗因子的至少约70%,以及第一温度范围大于选自第二温度范围和第三温度范围的至少一个。
14.权利要求12的衰减组合物(20、48、60、84),其中在第一温度范围中,衰减组合物(20、60)具有的复合损耗因子为选自第一最大复合损耗因子和第二最大复合损耗因子的至少一个的至少约75%。
15.权利要求14的衰减组合物(20、48、60、84),其中在第二温度范围中,第一参比组合物(42、72)具有的复合损耗因子为第一最大复合损耗因子的至少约75%,在第三温度范围中第二参比组合物(44、82)具有的复合损耗因子为第二最大复合损耗因子的至少约75%,以及第一温度范围大于选自第二温度范围和第三温度范围的至少一个。
16.权利要求12的衰减组合物(20、48、60、84),其中在第一温度范围中,衰减组合物(20、48、60、84)具有的复合损耗因子为选自第一最大复合损耗因子和第二最大复合损耗因子的至少一个的至少约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IKA技术股份公司,未经SIKA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02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