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18615.X | 申请日: | 2008-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井和彦;平渡末二;深泽俊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9/00 | 分类号: | F16D9/00;F16H3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虹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涉及例如适于将来自车辆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车载设备(例如车辆空调装置用压缩机)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断裂式的转矩限制器,其在驱动侧的部件与被驱动侧的部件之间设置有当施加了超过规定值的传递负载时断裂的部件或部位。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样的断裂式的转矩限制器,在压缩机因故障等而异常停止时,使设于驱动源侧的带轮与安装在被驱动侧的压缩机的轴上的旋转传递板之间的结合部件断裂。但是,以往的断裂式转矩限制器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转矩振动引起的变动负载全部作用于要断裂的部位或部件上,所以在该部分上产生疲劳现象,会在比目标的疲劳转矩值低的转矩下切断。
针对这样的问题,本申请人已经在先申请了、但尚处于申请未公开阶段的动力传递装置,其通过连结部将朝同一方向旋转的驱动体和被驱动体连结,连结部由彼此不同的部件构成,从而能够减少以往那种断裂部分的疲劳现象并可靠地达成所需的转矩切断(日本专利申请2006-241277)。
根据该在先申请,上述连结部是通过将正转矩传递部件与负转矩传递部件组合而构成的,该正转矩传递部件传递正旋转方向的转矩并在被驱动体的驱动负载超过了规定值时通过自身的断裂切断转矩,该负转矩传递部件可传递逆旋转方向的转矩,并且在上述正转矩传递部件以及上述负转矩传递部件上事先施加彼此相反方向的预张力,即、施加拉伸预负载或压缩预负载,从而在降低转矩变动振幅时能够在相反方向上作用拉伸预负载和压缩预负载,能够有效率地降低转矩变动振幅。因此,根据该在先申请,能够解决当时的问题点,能够实现具有优越的可靠性的动力传递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39105号公报
但是,上述在先申请提案中也存在进一步改良的余地。即,连结部组装时受到的预张力若产生任何偏差,则会不能受到稳定的预张力,不能充分得到降低疲劳现象的效果。另外,若为了精度更高地施加所希望的预张力而使连结部的构造复杂,则会因产量降低和部件数量增大而导致成本升高。因此,作为连结部的构造,既期望能够以更高精度施加所希望的预张力,又要求能够简便地施加该预张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以如前文所述的解决了以往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诸多问题的在先提案为前提,为了满足在先提案中的如上述那样的要求,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且简便地施加所希望的预张力的具有驱动体和被驱动体间的连结部的、可靠性高的动力传递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通过连结部来连结朝同一方向旋转的被驱动体和驱动该被驱动体的驱动体,将驱动体的转矩朝被驱动体传递,并在被驱动体的驱动负载超过了规定值时将来自驱动体的转矩的传递切断,该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述连结部通过将正转矩传递部件和负转矩传递部件这些彼此不同的部件组合而构成,所述正转矩传递部件传递正旋转方向的转矩并在所述被驱动体的驱动负载超过了规定值时通过自身的断裂将来自驱动体的转矩的传递切断,所述负转矩传递部件可传递逆旋转方向的转矩,其特征是,设置有预张力产生结构,在将所述正转矩传递部件和所述负转矩传递部件组合后,所述预张力产生结构同时产生彼此相反方向的预张力,即、在所述正转矩传递部件上产生拉伸方向的预张力,在所述负转矩传递部件上产生压缩方向的预张力。
即、不是仅用一个部件来承载正转矩和负转矩的交变负载,而是利用彼此具有不同特性的、彼此由不同的部件形成的正转矩传递部件和负转矩传递部件来分别承载负载,首先,通过该构造,可抑制仅在一个部件上因交变加载而产生疲劳现象,可避免转矩传递部件在远小于目标切断转矩值的转矩下断裂。在该正转矩传递部件和负转矩传递部件上通过预张力产生结构而有意地产生彼此相反方向的预张力。在将正转矩传递部件和负转矩传递部件组合后,通过使预张力产生结构动作,能够在该两部件上由作用/反作用的关系同时作用彼此相反方向的负载,能够同时地、效率良好且简便地产生彼此相反方向的预张力。并且,通过使预张力产生结构适当动作,能将这些彼此相反方向的预张力高精度地设定为所希望的预张力。
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上述预张力产生结构采用能够使所述负转矩传递部件塑性变形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8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