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6642.3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8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典行;北见康夫;圷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0L11/14;B60L15/20;F16H1/48;B60K6/44;B60K6/5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装置 | ||
1.一种动力装置,驱动用于将输送装置可直行/转向地推进的左右的 被驱动部,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电机;
第2电机;以及
能量传递装置,其设置于上述第1电机及上述第2电机与上述左右的 被驱动部之间,且用于在上述第1电机与上述左右的被驱动部之间、以及 上述第2电机与上述左右的被驱动部之间传递机械能量,
上述第1电机、上述左被驱动部、上述右被驱动部、以及上述第2电 机的转数处于位于单一直线上的共线关系,在表示该共线关系的共线图中 按该顺序排列。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动力装置,其特征为,还具有:
电池,其构成为能够储存·释放电能,并与上述第1电机和上述第2 电机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动力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第1和第2电机相互连接,且相互之间能够给予接受电能。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动力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能量传递装置,包括:
第1能量传递装置,其构成为:具有能够在彼此之间传递机械能量的 第1、第2以及第3要素,上述第1~第3要素的转数满足共线关系,并 且,在表示该共线关系的共线图中,上述第1~第3要素按顺序排列;以 及
第2能量传递装置,其构成为:具有能够在彼此间传递机械能量的第 4、第5以及第6要素,上述第4~第6要素的转数满足共线关系,并且, 在表示该共线关系的共线图中,上述第4~第6要素按顺序排列,
上述第1以及第5要素与上述右被驱动部连接,
上述第2以及第4要素与上述左被驱动部连接,
上述第3要素与上述第1电机连接,
上述第6要素与上述第2电机连接。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动力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第1能量传递装置是第1行星齿轮装置,该第1行星齿轮装置具 有:第1太阳齿轮、第1环形齿轮、自由旋转地支撑与上述第1太阳齿轮 以及上述第1环形齿轮相咬合的第1行星齿轮的第1支架,
上述第1要素以及上述第3要素的一方为上述第1太阳齿轮,另一方 为上述第1环形齿轮,上述第2要素为上述第1支架,
上述第2能量传递装置是第2行星齿轮装置,该第2行星齿轮装置具 有:第2太阳齿轮、第2环形齿轮、自由旋转地支撑与上述第2太阳齿轮 以及上述第2环形齿轮相咬合的第2行星齿轮的第2支架,
上述第4要素以及上述第6要素的一方为上述第2太阳齿轮,另一方 为上述第2环形齿轮,上述第5要素为上述第2支架。
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动力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第1要素为上述第1太阳齿轮,上述第3要素为上述第1环形齿 轮,上述第4要素为上述第2太阳齿轮,上述第6要素为上述第2环形齿 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66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湿法去胶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