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内含层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16194.7 | 申请日: | 2008-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8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C·D·朗;A·戈纳佳;P·A·桑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04 | 分类号: | C23C14/04;C23C14/12;H01L51/50;H01L5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明 |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内含 方法 | ||
相关专利申请资料
本专利申请基于美国法典第35编第119(e)条,要求提交于2007年5月18 日的美国临时申请60/938,794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 文。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制备内含层的方法。具体地讲,这类的层可用于电子 器件。
本发明还涉及由该方法制造的器件。
相关领域说明
采用有机活性材料的电子器件存在于许多不同种类的电子设备中。在此类器 件中,有机活性层夹置在两个电极之间。
其中一类电子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LED在显示器领域有着良好 的应用前景,这是因为其功率转换效率高并且加工成本低。此类显示器尤其适用 于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掌上电脑、以及 DVD播放机。这些应用要求显示器具有高信息量、全彩、以及快速的视频速率响 应时间,并且能量消耗低。
全彩OLED制造领域的当前研究面向于开发高性价比的、高通量的彩色像素 形成方法。就通过液体处理来制造单色显示器而言,旋涂法(参见例如David Braun和Alan J.Heeger,Appl.Phys.Letters 58,1982(1991))得到了广 泛应用。然而,全彩显示器的制造需要对用于制造单色显示器的工序进行某些修 改。例如,为了制造具有全彩图像的显示器,将每个显示器像素分成三个子像 素,每个子像素发射显示器三原色之一:红、绿和蓝。将全彩像素分成三个子像 素导致了需要对当前方法加以改进以防止液体着色材料(即油墨)铺展和颜色混 合。
在文献中记述了若干用于提供油墨围堵的方法。这些方法基于围堵结构、表 面张力不连续性、以及两者的组合。围堵结构是防止油墨铺展的几何障碍物:像 素阱、岸等。为了有效,这些结构必须足够大,与沉积材料的湿厚度相当。
当将发光油墨印刷到这些结构中时,其润湿到所述结构的表面上,因此使靠 近该结构的厚度均匀度降低。因此,必须将该结构移到发光“像素”区域以外, 使得不均匀性在操作中不可见。由于显示器(尤其是高分辨率显示器)上的空间 有限,因此这降低了可用的像素发光面积。当沉积连续的电荷注入层和传输层 时,实际的围堵结构通常对质量有负面影响。因此,所有这些层必须以印刷方式 形成。
此外,当存在低表面张力材料的印刷区域或气相沉积区域时,会产生表面张 力不连续性。这些低表面张力材料通常必须在往像素区域中印刷或涂覆第一有机 活性层之前来施加。一般来讲,由于当涂覆连续的非发光层时使用这些处理会对 质量有所影响,因此所有的层必须以印刷方式形成。
两种油墨围堵技术的组合的实例为光致抗蚀剂岸结构(像素阱、槽)的CF4等离子体处理。一般来讲,所有的活性层必须在像素区域中印刷。
所有这些围堵方法均存在阻碍连续涂布的缺点。一层或多层的连续涂布是可 取的,因为其可实现更高的产率和更低的设备成本。因此,需要改进用于形成电 子器件的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一层上形成内含的第二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形成具有第一表面能和第一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第一层;
使中间材料在第一层上冷凝并与第一层直接接触以形成中间层,所述中间层 具有低于第一表面能的第二表面能;
使中间层图案化以形成第一层的未覆盖区域和第一层的覆盖区域;以及
在第一层的未覆盖区域上形成内含的第二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有机电子器件的方法,该有机电子器件包括位 于电极上的第一有机活性层和第二有机活性层,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极上形成具有第一表面能和第一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第一有机活性层;
使中间材料在第一有机活性层上冷凝并与第一有机活性层直接接触以形成中 间层,所述中间层具有低于第一表面能的第二表面能;
使中间层图案化以形成第一有机活性层的未覆盖区域和第一有机活性层的覆 盖区域;以及
在第一有机活性层的未覆盖区域上形成内含的第二有机活性层。
以上综述以及以下发明详述仅出于示例性和说明性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进 行限制,本发明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I.内穆尔杜邦公司,未经E.I.内穆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6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芸苔素内酯的生物酶解制备方法
- 下一篇:疫苗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