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调应用中的可变速对流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15073.0 | 申请日: | 2008-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7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C·布莱克森;D·路辛;G·W·费希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7/08 | 分类号: | F24C7/08;F24C1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烹调 应用 中的 变速 对流 | ||
1.一种烹调器具,包括:
一形成烤箱内腔的箱体;
一烤焙加热元件;
一烘焙加热元件;
一对流加热系统,其用于在烤箱内腔内形成加热空气流,其中所述对流加热系统包括:
一马达驱动的风扇;
一相邻于所述风扇定位的对流加热元件;以及
一可控开关,其用于控制所述马达的电源电路;
一用户界面装置,其用于使用户能选择对流烘焙运行和对流烘烤运行;以及
一控制器,其与所述用户界面装置相连,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扇和所述加热元件的启动,并且其中
所述控制器具有用于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运行的输出,并且其中
在所述对流烘焙运行期间,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烘焙加热元件和所述对流加热元件并控制所述可控开关使得所述风扇以第一速度运转,并且其中
在所述对流烘烤运行期间,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烘焙加热元件和所述对流加热元件并控制所述可控开关使得所述风扇以高于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具,其中在所述对流烘焙运行期间,所述风扇初始地以一初始速度运转,该初始速度高于所述第一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具,其中在所述对流烘焙运行和所述对流烘烤运行中的至少一个期间,所述风扇间歇运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具,还包括用于在所述输出和所述可控开关之间提供电隔离的隔离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调器具,还包括一在一打开位置和一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的门,其中如果所述门位于打开位置,所述控制器使所述风扇和所述对流加热元件停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调器具,其中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光隔离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调器具,其中所述可控开关是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调器具,还包括一过零检测电路,该过零检测电路用于监测交流电源并产生一输出信号,其中
所述控制器监测来自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并且其中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监测到的来自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使得在所述电源的交流波形的选定部分内,交流电力通过所述可控开关被提供至马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调器具,还包括一过零检测电路,该过零检测电路用于监测交流电源并且产生一输出信号,其中
所述控制器监测来自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并且其中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监测到的来自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使得在所述电源的交流波形的选定周期内,交流电力通过所述可控开关被提供至马达。
10.一种烹调器具,包括:
一形成烤箱内腔的箱体;
一烤焙加热元件;
一烘焙加热元件;
一对流系统,其用于在烤箱内腔内形成空气流,其中所述对流系统包括一马达驱动的风扇以及一用于控制所述马达的电源电路的可控开关;
一用户界面装置,其用于使用户能选择对流烘焙运行和对流烘烤运行;
一控制器,其与用户界面装置相连,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烘焙加热元件和所述风扇的启动,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具有用于控制所述可控开关的运行的输出,以及
一隔离电路,其用于在所述输出和所述可控开关之间提供电隔离,其中
在所述对流烘焙运行期间,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烘焙元件并控制所述可控开关使得所述风扇以第一速度运转,并且其中
在所述对流烘烤运行期间,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烘焙元件并控制所述可控开关使得所述风扇以高于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运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调器具,其中在所述对流烘焙运行期间,所述风扇初始地以一初始速度运转,该初始速度高于所述第一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调器具,其中在所述对流烘焙运行和所述对流烘烤运行中的至少一个期间,所述风扇间歇运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调器具,其中所述对流系统包括相邻于所述风扇定位的对流加热元件,另外,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对流加热元件的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莱克斯家用产品公司,未经伊莱克斯家用产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50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