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组件附接至飞行器机身的附接装置、飞行器及用于构造附接装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2094.7 | 申请日: | 200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7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迈克尔·克劳金;乌韦·约翰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江;潘 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组件 附接至 飞行器 机身 装置 构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将组件附接至飞行器机身(3)的附接装置(1),其中所 述附接装置包括:
长型的纵梁(5),其能够连接至所述飞行器机身;
配件(11),其能够连接至所述组件;
其中,所述纵梁包括沿所述纵梁的纵向延伸方向依次形成的多个凹部 (9);并且
其中,所述配件包括至少一个接合元件(13),所述接合元件适于以形 状配合锁定方式接合在所述纵梁的凹部中,
其中,所述纵梁中的凹部设置成在相邻凹部之间等距离隔开间距(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配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合 元件,且其中,相邻的接合元件设置成彼此间隔开所述间距(s)。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配件进一步包括连接件 (15),所述连接件设置成与连接所述接合元件的中心的连线(v)隔开使 得从所述连接件到所述连线的法线(n)与两个接合元件之间的所述连线 相交。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凹部是圆形 的。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凹部的横截 面积为至少1cm2。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纵梁设计为 T型纵梁,且其中,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T型纵梁的腹板中。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纵梁和/或 所述配件设计为注射模制部件。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纵梁和/或 所述配件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构成。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纵梁和/或 所述配件由碳纤维增强塑料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纵梁和/或 所述配件是铣削部件或碳纤维增强的热固性塑料模制部件。
11.一种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装置的飞行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飞行器,其中,所述纵梁形成承载式机身结 构的一部分。
13.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装置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碳稀松布(61);
在所述碳稀松布中形成凹部(9);
浸渍所述碳稀松布;
设置与所述凹部相邻的增强纤维(69);
对所述碳稀松布与所述增强纤维一起进行压制,
其中,所述碳稀松布由彼此基本成直角延伸的纤维构成,且其中,所 述增强纤维相对于所述碳稀松布的纤维倾斜地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树脂浸渍所述碳稀松布,且 其中,所述树脂在压制过程中硬化。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模具(73)和相应 的压模(71)来进行压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20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