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变的木质素组分的转基因甜高粱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12082.4 | 申请日: | 2008-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2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埃斯蒂塔瓦·巴素;莫利奈·库玛尔·麦提;萨塔若帕·卡尔;苏米特拉·库玛尔·孙;巴尼布瑞塔·班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佳遒纳能源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C12N15/82;A01H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 地址: | 印度海*** | 国省代码: | 印度;IN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变 木质素 组分 转基因 高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由SEQ ID NO 2所示的分离的编码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的DNA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DNA,其特征在于所述DNA是cDN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DNA,其特征在于所述DNA是从甜高粱(高粱)中分离的。
4.包含由SEQ ID NO 2所示的第一外源核苷酸的构建体,所述核苷酸可操作地连接到启动子,其中第一核苷酸在反义方向上,并与至少一部分CCoAOMT基因反义,所述构建体可选择地包含由SEQ ID NO 1所示的与编码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的核苷酸序列反义的第二核苷酸。
5.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义构建体的宿主细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细胞是根癌农杆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体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导致植物中木质素含量和组分的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改变的木质素组分的特征是,与野生型植物的紫丁香基木质素/愈创木基木质素比(S/G比)相比,具有改变的紫丁香基木质素/愈创木基木质素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在转化的植物中S/G比是1.2。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外源核苷酸包含“反义”于至少一部分CCoAOMT基因的“反义”核苷酸序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外源核苷酸包含与至少一部分内源CCoAOMT RNA的核苷酸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源RNA是前体RNA或mRNA。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构建体,其特征在于第二外源核苷酸包含与至少一部分内源COMT RNA的核苷酸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1和13所述的反义构建体,其特征在于内源RNA是前体RNA或mRNA。
15.一种制备具有改变的木质素含量和组分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a.用第一和可选择地用第二外源核苷酸转染植物细胞,以生成基因工程细胞,所述核苷酸与基因工程植物中的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和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的活性与在野生植物中的CCoAoMT和COMT的活性相比发生改变相关;及
b.使植物细胞在与野生型植物相比具有改变的木质素含量的转基因植物中生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包含第一外源核苷酸的载体转染植物细胞,以生成基因工程植物细胞,该第一外源核苷酸包含与CCoAOMT基因“反义”的第一核苷酸序列,并可选择地包含与COMT反义的第二外源核苷酸序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外源核苷酸的表达引起转基因植物细胞产生第一“反义”RNA转录,该第一外源核苷酸具有与至少一部分内源CCoAOMT RNA互补的核苷酸序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外源核苷酸与COMT活性的降低相关。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野生植物的紫丁香基木质素/愈创木基木质素比相比,基因工程植物的改变的木质素含量和组分具有增加的紫丁香基木质素/愈创木基木质素比。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紫丁香基木质素/愈创木基木质素比为1.2。
21.分别由SEQ ID NO 3和4所示的用于扩增CCoAOMT的正向和反向引物。
22.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体的载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载体,其特征在于应用的载体是pUC18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佳遒纳能源私人有限公司,未经纳佳遒纳能源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20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