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的通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11417.0 | 申请日: | 2008-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直也;北村秀作;中村笃史;板津直树;福增利广;目次宏光;田中雅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东;马少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通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装载于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的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装载于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中,在贮存有作为工作油以及 润滑油而发挥功能的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自动变速器油)的 箱体内,容置有由液力变矩器、变速机构等构成的动力传动机构部。在这样 的箱体内通常具有通气装置,该通气装置用于防止因油压上升等使箱体内的 压力升高时施加于该箱体的过剩负载对箱体造成损坏。
该通气装置具有能够使箱体内部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室,例如在箱体内部 压力大于箱体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通过通气室将箱体内的空气排出至大气 中,以解除箱体内外的压力差。作为这样的通气装置,以往已知例如记载于 专利文献1中的通气装置。
专利文献1中的通气装置具有安装于箱体的上侧的油室(oil chamber) (即主体部)。在油室中设置有:入口通路,其用于将该油室内部与箱体内 部连通起来;油回流通路,其在与该入口通路不同的位置处,用于将油室内 部与箱体内部连通起来;通气器(即出口通路),其在与所述入口通路以及 油回流通路不同的位置处,用于将油室内部与油室外部连通起来。
并且,将经入口通路流入油室内的高压空气通过通气器(出口通路)向 油室外部排出,另一方面,使与高压空气一起经入口通路流入油室内的ATF 通过油回流通路流回到箱体内。
专利文献1:JP实开平2-94963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通气 装置中,在油室内不仅设置有入口通路和通气器(出口通路),而且还设置 有用于供流入至油室内而滞留下来的ATF流回至箱体内的油回流通路。由于 还设置了油回流通路,因此相应使通气装置的结构变复杂。另外,由于作为 通气室的油室内的内底面形成为水平的平坦状,使油难以向箱体内部回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通气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 将从箱体内流入至通气室内的高压空气排出至大气中,并且能够使与该高压 空气一起流入至通气室内的油顺利地流回到箱体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容置着动 力传动机构部和油的箱体的自动变速器的通气装置。通气装置具有安装于箱 体上部的主体部,在主体部内形成有用于将箱体内部与大气连通起来的通气 室,通气室具有内底面。通气装置具有:第一连通部,其设置在主体部,与 设置于箱体上部的开口部相连接并用于将箱体内部与通气室内部连通起来; 第二连通部,其位于主体部上,设置在第一连通部的铅垂方向上的上方且在 水平方向上与第一连通部分离开的位置处,并将通气室与大气连通起来;下 降斜坡,其设置在通气室的内底面上,用于将经第一连通部流入至通气室内 的油向第一连通部引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所述通气室内设置有面对着第一连通部 的减势室,该减势室通过改变经第一连通部流入至通气室内的流体的流动方 向来减小其流势。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方式,在通气室内设置有阻挡部,该阻挡部在 油通过第一连通部流入至通气室内的情况下用于抑制油流向第二连通部侧。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方式,阻挡部包括在通气室的附设有下降斜坡 的内底面上从第二连通部向第一连通部延伸的横向阻挡板,该横向阻挡板以 越向着所述第一连通部侧则与所述内底面的距离越大的方式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方式,阻挡部包括在通气室内的与第二连通部 接近的位置处以与第二连通部相对的方式设置的纵向阻挡板,纵向阻挡板的 与第二连通部相对的面的面积小于通气室在铅垂方向上的截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方式,在纵向阻挡板的与第二连通部相对的面 上,在铅垂方向上的下部具有缺口部。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方式,减势室具有内底面,通气装置具有设置 在减势室的内底面上的下降斜坡,以将经第一连通部流入至减势室内的油向 第一连通部引导。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方式,通气室内的减势室的与第一连通部相对 的面与第二连通部在水平方向上隔着第一连通部而相对,从第一连通部到相 对面的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短于从第一连通部到第二连通部的水平方向上的 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方式,主体部形成为沿着箱体的上表面延伸的 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1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