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前体物质及使用该催化剂前体物质的催化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011259.9 申请日: 2008-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1652176A 公开(公告)日: 2010-02-17
发明(设计)人: 高津幸三;河岛义实;仲井敏 申请(专利权)人: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B01J23/80 分类号: B01J23/80;B01J37/03;B01J37/08;C01B3/16;C01B3/32;C01B3/48;C07B61/00;C07C29/154;C07C31/04;H01M8/0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 娟;孙秀武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催化剂 物质 使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前体物质、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催化剂前体 物质的铜-锌-铝催化剂。更详细而言,涉及含有铜、锌与铝并具有在 特定的晶面间距处显示宽峰的X射线衍射图案的催化剂前体物 质,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催化剂前体物质的铜-锌-铝催化剂,特别 涉及适于作为水煤气变换反应用催化剂(使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制 造二氧化碳与氢时的催化剂)的铜-锌-铝催化剂。进一步涉及使用该 铜-锌-铝催化剂的一氧化碳转化方法、使用由该转化方法制造的氢的 燃料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铜-锌-铝催化剂可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甲醇合成反应、利用醇 脱氢的醛或酮的制造、氢化催化剂、脱硫催化剂等,但容易由于 铜、锌凝集而导致劣化,需要改善耐久性。

以往,已知水煤气变换反应对于由烃制造氢时的一氧化碳去 除、甲醇合成或羰化反应中氢/一氧化碳比的调节而言是重要的反 应,并且,最近作为用于由烃等制造降低燃料电池用的一氧化碳浓 度的氢的反应而受到关注。

至今,对于用于上述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剂而言,开发了高 温反应用的铁、铬类催化剂,低温反应用的由铜-锌-铝的氧化物构成 的催化剂,为了改善上述催化剂的活性和耐久性,正在进行各种研 究。

即,专利文献1中,作为具有良好催化剂活性的水煤气变换反应 用催化剂,公开了下述催化剂:将氧化铝或作为氧化铝前体的氧化 铝凝胶预先导入反应体系,以该氧化铝或氧化铝前体为核,形成铜 与锌的沉淀。专利文献2中,作为CO转化率高于作为常规低温反应用 催化剂的由铜/锌/铝的氧化物构成的催化剂的CO变换反应用催化剂, 公开了除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铝之外,还以氧化锆与氧化锰为必 需成分的CO变换反应用催化剂。专利文献3中,作为具有优异的活性 与稳定性的水煤气反应用催化剂,公开了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用催 化剂,其含有特定量的氧化铜、氧化锌与氧化铝并且由含有水滑石 形态的铝和不同于水滑石的铝的前体材料制造。专利文献4中,公开 了使用绿铜锌矿(Aurichalcite)型((Cu,Zn)5(CO3)2(OH)6))的催化剂前体 制造的由铜与锌构成的催化剂以合成甲醇的方法。但是,使用显示 spertiniite(水蓝铜矿)型(Cu(OH)2)或Hydroscarbroite(羟碳酸铝矿)型 (Al14(CO3)3(OH)36·n(H2O)的X射线衍射图案的铜-锌-铝催化剂前体的 方法至今未见报告。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如下制备的催化剂:在低 温下,作为具有高活性的一氧化碳转化催化剂,混合含有铜与锌的 金属水溶液与至少含有伯胺、仲胺或叔胺的任一种的碱性水溶液, 用共沉淀法制备。进而,在专利文献6中,在较低的温度范围中,作 为可以长期保持高一氧化碳转化率的一氧化碳转化反应用催化剂, 公开了将分别含有特定量的氧化铜、氧化锌与氧化硅的组合物煅烧 得到的催化剂。

但是,作为频繁反复启动、停止的燃料电池中使用的氢制造用 水煤气变换反应用催化剂,上述催化剂均仍然有不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63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20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5206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18765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29868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0-1265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需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得到,其目的在于提供:含有铜、锌与铝 并显示新的X射线衍射图案的催化剂前体物质,其制造方法,将该 催化剂前体煅烧得到的用作甲醇水蒸气改质用催化剂、甲醇合成用 催化剂或脱硫催化剂的铜-锌-铝催化剂,以及作为活性与耐久性高、 即使用于燃料电池活性的降低也少、可长期使用的水煤气变换反应 用催化剂而使用的铜-锌-铝催化剂和使用该催化剂的一氧化碳转化方 法,以及使用由该转化方法得到的氢的燃料电池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1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