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料组合物、类咸味呈味增强剂及饮食品的类咸味呈味增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0972.1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2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谷泽顺子;伏见善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23L1/229 | 分类号: | A23L1/229;A23L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 亭;苗 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料 组合 咸味 增强 饮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食盐的饮食品的类咸味呈味增强方法、可供该方 法使用的调料组合物及类咸味呈味增强剂、使用该方法制造的饮食 品、以及使用该调料组合物或该类咸味呈味增强剂制造的饮食品。
本申请基于2007年4月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7-101965 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味道可以说有甜味、咸味、酸味、苦味、鲜味这5种,将它们称 为味道的基本5原味。通过该5原味的复杂组合,决定了各饮食品的 味道。食盐(氯化钠)不仅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成分,而且也是呈现 咸味的主要成分。因此,饮食品中的食盐含量是左右饮食品的美味的 重要因素。而另一方面,食盐的过量摄取被认为是高血压、心脏病等 生活习惯病的原因之一,迫切希望减少其摄取量。
减少饮食品中的食盐含量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仅减少饮食品中的 食盐添加量,或者不添加食盐的方法。然而,一般来说,低盐饮食品 明显欠缺美味。还有对少盐的饮食品加强酸味、辣味、柑橘系风味这 样的其他味道、气味等风味的方法等,但由于会有损饮食品本来具有 的味道或风味,因而并不优选。
因此,广泛开发了在维持饮食品本来具有的美味的同时,减少饮 食品中的食盐含量的方法。作为添加具有与食盐相近的咸味的物质的 方法,例如用钾盐等取代一部分或全部食盐的方法已在医疗饮食领域 广泛进行。另外,例如有添加使葡萄糖酸盐、含有赖氨酸的脱金属盐、 氯化铵、L-天冬氨酸钠、L-谷氨酸盐、核酸系呈味物质为特定比例的 调料组合物等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另外,作为增强咸味的方法,例如有以添加γ-氨基丁酸及有机酸 和/或其盐为特征的饮食品的咸味增强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此外,有以在含食盐因子食品中添加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及琥珀 酸或其盐为特征的饮食品的咸味增强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此外,公开了添加全部脂肪酸组成中的70%以上为油酸的油脂的方 法;添加酸性多肽、碱性氨基酸的方法;添加海藻糖的方法;添加特 定的蛋白水解产物的方法;添加精氨酸和天冬氨酸的等摩尔混合物的 方法;添加特定的饱和脂肪族单羧酸的方法;添加甜味蛋白的方法; 添加特定的胶原蛋白水解产物的方法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 13。)。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6/17521号公开文本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6-878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8784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27505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345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6-262896号公报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01/039613号公开文本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10-66540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7-289197号公报
专利文献10美国专利第5,145,707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平05-184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昭63-137658号公报
专利文献13:日本特开昭63-37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由钾盐等产生的咸味与食盐的咸味大不相同,从补充饮食 品的美味这样的意义来讲,绝对不能说是充分的。进而,钾的过量摄 取还存在对于患有肾疾病等的患者来说危险性高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上述专利文献4~13中记载的添加物等,虽然能 够增强咸味,但存在其的增强效果并不充分这样的问题。进而,添加 于饮食品中时,在安全性、经济性方面也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维持饮食品本来具有的美味的同时, 安全且廉价地增强饮食品的类咸味呈味的方法,以及可供该方法使用 的调料组合物及类咸味呈味增强剂。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以特 定配比含有5,-核苷酸类和支链氨基酸的组合物会增强咸味呈味,从 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5’-核苷酸 类和支链氨基酸,相对于5’-核苷酸类100重量份,配合有支链氨基 酸0.45~81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0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灵芝养生红茶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