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塑料颗粒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09629.5 | 申请日: | 2008-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加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动化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延喜 |
| 地址: | 德国大奥***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塑料颗粒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生产塑料颗粒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造粒机,所述造粒机将基本上连续传送的塑料团流体破裂为碎粒,所述造粒机(17、40)包括切割单元(21、22、32、33、34),在对所述塑料进行破裂的时候,所述切割单元(21、22、32、33、34)的切割元件与所述塑料团流体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借以探测到在装置(1、31)上尤其是在所述造粒机(17、40)上发生的振荡的振荡传感器(24、25、60、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借以显示借助所述振荡传感器探测到的频率曲线的显示单元,尤其是显示屏幕或打印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借以对通过所述振荡传感器探测到的所述频率曲线尤其自动地进行分析的频率分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借助所述振荡传感器(24、25、60、61)测量到在所述造粒机(17、40)上有效出现的振荡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参考频率曲线或者参考频率信号存储在所述频率分析单元内,并且可以将参考频率曲线或者参考频率信号与所述振荡传感器(24、25、60、61)探测到的所述频率曲线进行比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参考振荡等级存储在所述频率分析单元内,并且可以将所述参考振荡等级与所述振荡传感器探测到的有效发生的振荡强度进行比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1、31)包括借以产生用于频率激励的振荡信号尤其是振荡脉冲的振荡促动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17)具有固定式切割带(21)和从动切割转子(22),能够在所述切割带(21)与切割转子(22)之间的切割间隙内将所述塑料条破裂为碎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传感器(24、25)探测在所述切割带(21)和/或在所述切割转子(22)上出现的振荡以便尤其用于磨损监视。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40)具有固定式喷嘴板(32),所述固定式喷嘴板(32)具有用于让可延展塑料条出来的喷嘴(36、37),并且具有在喷嘴(36、37)上方摆动的转动刀具(34),以便将所述可延展塑料条破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传感器(60、61)探测在所述喷嘴板(32)和/或在所述刀具(34)上出现的振荡以便尤其用于磨损监视。
12、一种用于操作用于生产塑料颗粒的装置(1、31)的方法,尤其是用于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1、31)的方法,所述装置具有造粒机(17、40),所述造粒机(17、40)将基本上连续传送的塑料团流体破裂为碎粒,所述造粒机(17、40)包括切割单元(21、22、32、33、34),在对所述塑料进行破裂的时候,所述切割单元(21、22、32、33、34)的切割元件与所述塑料团流体接触,其特征在于:
借助振荡传感器(24、25、60、61)探测到在所述装置(1、31)上尤其是在所述造粒机(17、40)上出现的振荡;
在频率分析单元内对测量到的振荡信号进行分析;
借助所述频率分析单元的数据对所述生产过程和/或所述装置(1、31)的状态进行监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频率分析单元的所述数据对将形成颗粒的材料的材料特性尤其是温度、湿度和/或几何形状进行监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频率分析单元的所述数据对所述造粒机(17、40)的设定进行监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频率分析单元的所述数据对所述造粒机(17、40)的磨损进行监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分析结果的函数建议和/或启动预防性维护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动化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自动化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6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