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04733.5 | 申请日: | 200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6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E·布尼坎普;S·M·弗布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7/00 | 分类号: | F21V7/00;G08B17/08;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海军;谭祐祥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至少 一个 发光二极管 照明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和至少一个准直器结构的照 明设备,所述准直器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本发明特别涉及 包括多个这样的结构的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ED)的照明设备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例 如,WO2006/045897公开了用单板实现的发光设备的阵列。发光设备 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反射表面。在这个设备中,发光二极管适于向某个 方向发射发散的光束,反射表面适合于基本上向这个方向引导从发光 二极管发出的光。而且,US2005/0265029(WO2005/119314)描述了 一种发光二极管阵列,这个阵列包括安装在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阵列。 发光二极管在大体上垂直于基板的方向发光。在发光二极管的上方设 置光板。将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并进入光板一侧的至少一部分光沿大体 上平行于基板的方向引入到光板内。光提取特征在大体上向前的方向 引导来自光板的光。这样的阵列对于几个应用领域是有用的,其中包 括空间照明、直接信息显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照明。光板的扩光效 应减小了发光二极管像素之间的黑色空间的量。
发明内容
这些现有技术的灯具有一个或多个缺点,它们具有复杂的结构, 或者使用相对复杂的装置以获得在所需方向上发光的设备。再有,现 有技术的设备可能不(轻易)允许在包括发光二极管阵列的设备或显 示单元内混合不同发光二极管的光。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替换的照明设备,它优选地进一 步避免一个或多个上述的缺点。在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目 的是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其中在使用期间的闪烁基本上不存在或者极 低。在下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其 中可以混合照明设备中不同发光二极管的光,由此减小例如“装箱” (binning)效应,并由此可以减小观察人员可以看到的可能不期望的 效应,即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可能具有略微不同的不期望出现的发射性 质(例如略微不同的颜色),并且和/或者由此允许使用具有不同颜 色的发光二极管,同时还很好地混合发光二极管的光。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照明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和至 少一个结构,所述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其中:
a.所述结构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
b.所述结构进一步还包括一个凹槽,将所述凹槽安排成在所述前 表面提供开口,凹槽具有凹槽底部和凹槽高度,将所述凹槽进一步安 排成包括所述的发光二极管;
c.将发光二极管定位在凹槽的凹槽底部并且安排成通过前表面中 的开口发射光;
d.所述结构进一步还包括裂缝,所述裂缝以圆周形式包围所述凹 槽,并且提供具有边缘的截头锥状元件,截头锥状元件的半径(r)安 排成在从发光二极管到所述前表面的方向上增加,并且其中截头锥状 元件包括透明材料。
具体来说,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其中照明设备包括多个这些结构。 以此方式,照明设备(或照明器),例如光瓦形式的照明设备可以设 有例如发光二极管的两维或三维阵列(或者其它类型或排列,如正方 形、六边形、随机的排列、或这些排列中的两个或三个的组合)。
按照本发明的照明设备的优点是,它是一种具有相对较少的光学 部件的相对简单的系统,实现了基本上没有闪烁的高亮度设备。还可 以混合不同发光二极管的光。甚至于有可能获得这样的照明设备:在 使用时,各个发光二极管不再是可见的,照明设备和它的光就像是一 种光瓦。此外,还可能调节被引导到前表面、后表面和侧表面方向的 光量。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借助实例描述本发明,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 对应的部分。
图1a-1c分别是用在准直发光二极管的光的照明设备中的截头锥 状元件的示意侧视图(a)、顶视图(b)和透视图(c)
图2a-2e(用侧视图)示意地描述了按照本发明的照明设备的多个 实施例;
图3示意地描述了光线在照明设备中是如何行进的;
图4a-4b示意地描述了照明设备的实施例,照明设备具有包括在 多个结构中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4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