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及平片膜过滤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0692.2 | 申请日: | 200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1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工超效能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3/08 | 分类号: | B01D63/08;B01D71/32;B01D61/18;B01D71/36;B01D69/12;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用平片膜 元件 平片膜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用平片膜元件、以及包括多个平片膜元件的平 片膜过滤组件,具体而言,所述的平片膜元件和平片膜过滤组件在环 境保护领域、医药/食品领域等领域中被用于利用膨体PTFE(聚四氟 乙烯)多孔膜作为过滤膜进行固-液分离的过滤装置中。
背景技术
将多个过滤用多孔膜集中起来而构造的膜组件已被设置在浸入 型抽滤装置或外压型过滤装置中,并且其被广泛用于所谓的水净化 (如河水、湖水的净化)领域中。近年来,这样的膜组件不仅用于水 净化领域,而且用于对高度污染的水进行处理,例如,污水的二次处 理和三次处理、以及排水、工业废水和工业用水等的过滤。
作为对高度污染的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应用,普遍使用废水处理 系统,该废水处理系统是利用膜组件并通过膜分离活性污泥法来进行 的。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在于:由于该方法可以在高浓度活性污 泥的条件下实施,所以能够减小曝气池的容积;并且,由于不需要沉 淀槽和污泥浓缩槽,所以,与常规的活性污泥处理装置相比,该方法 可以减少安装面积。此外,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具有另一个优点:与常 规方法相比,经处理的水的质量得以提高。
然而,在采用使用了膜组件的过滤装置对高浊度排水进行处理 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处理水中所包含的悬浊成分会沉积在膜表面上 以及膜之间,进而引起膜堵塞,从而使渗透流速减小。
特别是,在诸如膜分离活性污泥法之类的高度污染水的处理方 法中,经处理的水的粘度高,并且,由于生物处理所特有的粘附性沉 积物会引起膜的生物淤积,因此与在常规的排水系统中进行的过滤相 比,悬浊成分易于沉积在过滤膜上,从而由于沉积物附着和堵塞使渗 透流速显著降低。因此,在使用膜组件的过滤装置中,通常在操作过 程中要输送加压空气以通过空气气泡等使得排水流动,由此进行净化 操作(曝气处理),以便通过由过滤膜的振荡产生的机械负荷来分离 并除去沉积物。此外,必须反复通过维护操作来恢复过滤功能,所述 维护操作为:根据沉积物的类型,使用强碱(如氢氧化钠)、酸(如 盐酸、柠檬酸、草酸等)、或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来分解和洗去 不能通过曝气处理除去的沉积物以及阻塞膜的沉积物。特别是,当发 生流入了浊度异常高的排水这样的意外事故时,有可能导致需要使用 更高浓度的化学品进行化学洗涤。
因此,要求膜组件以及构成该组件的过滤膜元件具有高的过滤 性能,并且要求其既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抵抗长期操作期间的机械负 荷,又具有对氧化剂、酸和碱的优异耐化学品性。
特别是,在排水处理应用中,大型污水处理厂的膜元件和膜组 件通常需要具有5年至10年的产品寿命,因此强烈要求其同时具有 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化学品性,以耐受过滤装置在超过产品寿命的长 时间内的运行,并且耐受反复的维护。
常规的膜组件包括:中空纤维膜组件,其中许多中空纤维被集 中成为环形后而设置,其一端以开口状态通过固定部件固定,以形成 收集部分;平片膜组件,该平片膜组件设置有多个平片膜元件,各平 片膜元件包括由支持板支持的片状多孔膜,等等。
作为中空纤维膜组件,本发明的申请人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 请公报No.2006-7224(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这样的过滤组件,其 是通过将具有双层的多孔双层中空纤维集中起来而制成的,每个所述 多孔双层中空纤维包括由多孔膨体PTFE管构成的支持层以及由树 脂制成的多孔片构成的过滤层,所述树脂选自PTFE、聚烯烃树脂、 聚酰亚胺、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述过滤层的片缠绕在所述支持层 的管的外表面上形成一体,使得支持层的孔和过滤层相互之间三维贯 通。
此外,作为平片膜组件,通常存在使用由聚烯烃树脂(如聚氯 乙烯)组成的多孔膜的组件,以及如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报No. 2004-182919(专利文献2)中所披露的、使用由聚偏二氟乙烯(PVDF) 树脂构成的多孔膜的组件。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报No.2006-7224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报No.2004-18291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工超效能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友电工超效能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0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敷料器颜色识别
- 下一篇:药剂输送装置、胶囊和体内药物输送或诊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