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及平片膜过滤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0692.2 | 申请日: | 200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1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工超效能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3/08 | 分类号: | B01D63/08;B01D71/32;B01D61/18;B01D71/36;B01D69/12;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用平片膜 元件 平片膜 组件 | ||
1.一种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通过浸入到含有悬浊成分的待处 理液中来进行固液分离,该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包括:
彼此相对设置的片状过滤膜,其间具有处理液流路用的空间;
支持部分,其用于确保所述的处理液流路用的空间;
外周密封部分,其用于密封所述彼此相对设置的过滤膜的外周 边缘,使得至少形成一个处理液出口;
其中所述过滤膜至少包括膨体PTFE(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构成所述 过滤膜的膨体PTFE多孔膜的平均孔径为0.01μm至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构成所述 过滤膜的膨体PTFE多孔膜的孔周围的细纤维骨架的平均最大长度 为30μm或更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构成所述 过滤膜的膨体PTFE多孔膜的平均厚度为200μm或更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构成所述 过滤膜的膨体PTFE多孔膜的平均孔径为0.01μm至5.0μm,孔周围 的细纤维骨架的平均最大长度为30μm或更小,并且所述膨体PTFE 多孔膜的平均厚度为200μm或更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每个所述 过滤膜都包括单层的膨体PTFE多孔膜或多层的膨体PTFE多孔膜、 以及设置在所述膨体PTFE多孔膜的外表面上的表层,所述表层由选 自PTFE、PFA和FEP中的至少一种氟碳树脂构成,并且该表层的孔 比所述膨体PTFE多孔膜的孔更微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所述过滤 膜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过滤膜或者被折叠成两部分的过滤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所述支持 部分由选自非织造布、冲孔片、具有连续的V形弯曲部分的褶状材 料、网状材料以及加工板中的至少一种支持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网 状材料的形状为:在朝向处理液出口侧的方向上平行设置的多个线状 部分在横向上相连接,所述加工板具有多个流路开口,所述流路开口 与所述处理液出口侧连通;并且,
所述支持材料由选自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氟碳树脂和涂覆 有聚烯烃树脂或氟碳树脂的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至少一种 支持材料被设置在所述相对设置的过滤膜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内表面 朝向所述空间,并且两个过滤膜的内表面被固定在所述支持材料的至 少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上或者整个表面上,以形成一体化的层压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所述外周 密封部分是通过将所述彼此相对设置的过滤膜的外周边缘进行热压 密封或激光密封而形成的,并且所述过滤膜被置于具有将所述过滤膜 保持为平面状的保持力的支持材料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使用外周 框来形成所述外周密封部分,并且所述过滤膜的外周边缘被固定在所 述外周框上,从而留有所述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其中,所述外 周框由聚烯烃树脂或氟碳树脂类树脂材料或者表面涂覆有聚烯烃树 脂或氟碳树脂的金属材料构成。
13.一种用于外压型过滤或浸入型外压抽滤的平片膜过滤组件, 该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用平片膜元 件,所述平片膜元件以一定间隔设置并组装成一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片膜过滤组件,其中,多个所述 过滤用平片膜元件平行设置,在所述元件的上方设置有共用的处理液 收集管,从所述共用的处理液收集管分支出的各支管的一端与在平行 设置的各过滤用平片膜元件的上表面上设置的处理液出口相连,使得 平行设置的所述过滤用平片膜元件被悬挂和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工超效能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友电工超效能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06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敷料器颜色识别
- 下一篇:药剂输送装置、胶囊和体内药物输送或诊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