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连杆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303314.9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4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游敦泉;刘建杰;冯睿;刘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星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5/32 | 分类号: | F02B75/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1743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连杆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井口伴生气驱动发动机工作的发动机连杆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普通天然气发动机多采用多缸、四冲程、小缸径气缸、高转速、易损件多,由连杆直接带动活塞运动,刮油环设置在活塞上,在采用井口伴生气作燃料的发动机中,由于井口伴生气含有烯烃,对润滑油有稀释作用,易造成机身油箱内的润滑油进入气缸内,产生燃烧不完全导致发动机积炭和磨损,大大降低发动机动力性和可靠性,因此普通燃气发动机对燃气品质要求严格。且由于发动机工作对外做功时,由于活塞的来回运动,且活塞又直接作用于连杆使连杆在气缸内摆动,连杆摆动的侧向力作用于活塞,造成了活塞与气缸内壁之间的磨损,使得机身油箱的润滑油更易进入到气缸内,更为降低了发动机动力性和可靠性。由于国内燃气发动机的开发起步较晚,研发技术、加工技术、工艺及装备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设备动力性和可靠性差、振动大、积炭和磨损严重、维修频繁,这对于需要在野外长时间工作的发动机更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的发动机连杆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连杆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气缸与曲柄箱,在气缸内设置有活塞,在曲柄箱内设置有连杆,在气缸与曲柄箱之间设置有刮油器。
进一步的是,在曲柄箱的内壁处滑动配合有十字头,活塞杆与连杆铰接在十字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气缸与曲柄箱之间设置的刮油器,可隔绝机身油箱润滑油进入气缸内,避免不完全燃烧后积炭,从而有效防止活塞与气缸内壁之间的磨损,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可靠性,加强设备运转可靠性,同时节约能源,降低油耗和设备运行成本,尤其适合在采用井口伴生气作为燃气的发动机连杆传动机构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气缸1、曲柄箱2、刮油器3、十字头4、活塞杆5、连杆6、活塞7、曲柄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连杆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气缸1与曲柄箱2,在气缸1内设置有活塞7,在曲柄箱2内设置有连杆6,在气缸1与曲柄箱2之间设置有刮油器3。发动机工作时,井口伴生气进入到气缸1的燃烧室内燃烧膨胀,驱动活塞7工作,从而驱动后面的连杆6带动曲柄8旋转对外做功。在该过程中,机身油箱润滑油进入曲柄箱2对连杆6、曲柄8进行润滑,由于在气缸1与曲柄箱2之间设置有刮油器3,润滑油不能进入到气缸1内,从而可有效防止气缸1燃烧室的不完全燃烧而引起的积碳现象,避免积碳造成的活塞7与气缸1内壁之间的磨损,从而可大大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并减少设备油耗与运行成本。
为了更好地防止机身油箱的润滑油进入到气缸1内,在曲柄箱2的内壁处滑动配合有十字头4,活塞杆5与连杆6铰接在十字头4上。发动机在工作时,燃烧室内的井口伴生气燃烧,驱动活塞7对外做功,这时,连杆6在曲柄箱2内绕十字头4作上下摆动,将侧向力作用于十字头4上,而活塞7在此时不会承受连杆6摆动的侧向力,从而可有效防止活塞7与气缸1内壁之间的磨损,避免机身润滑油进入气缸1内,可大大提高整机运转的可靠性,减少对整机的维护,延长了整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星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星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平板电视底座
- 下一篇:建筑用悬挑梁搁置端自脱式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