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302136.8 | 申请日: | 2008-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59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二军;常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拉拔装置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是配线作业中常用的连接构件。插头连接器多为一线缆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多为板端连接器。当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接合时,实现电连接。而电子设备中,往往需要将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分离,这时人们往往会直接拉拔信号线,以利用该信号线拉拔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分离。但人们在直接拉拔信号线时,信号线往往难以均匀受力,容易造成信号线断裂、受损的情况,尤其是在信号线上与插头连接器连接的两侧处,更容易有断裂、受损的情况发生,使信号无法正常传输。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设计能够合理且有效的线缆连接器以改善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拉拔装置且制程简便的线缆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与端子一一对应的固定且电性连接的线缆以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拉拔装置,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部、较对接部宽且长的基部以及若干通槽,所述通槽贯穿绝缘本体的基部和对接部,所述基部包括位于其两侧壁上的一对开孔,所述端子包括对接端、一对第一夹持臂以及一对第二夹持臂,所述线缆包括芯线以及绝缘皮,端子的第一夹持臂夹持绝缘皮,第二夹持臂夹持芯线从而与芯线电性连接,所述拉拔装置包括固定杆以及拉带,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绝缘本体的开孔相组装而固定于绝缘本体上,所述拉带安装于固定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线缆连接器通过拉拔装置能够容易的在外力作用下与对接连接器脱离,且该拉拔装置的制程简单,易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带有拉拔装置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0,收容于绝缘本体100中的若干端子300,与端子300一一对应的相固定且电性相连的线缆400以及固定于绝缘本体100上的拉拔装置200。
参照图1所示,绝缘本体100包括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的对接部110以及较对接部110宽且长的基部120。绝缘本体100的内部具有若干通槽101,通槽101两两之间互相区隔,其自下向上贯穿绝缘本体100的对接部110以及基部120,且位于对接部110的一端较小,位于基部120的一端较大以配合端子。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00共具有40个通槽101,其他实施例中,通槽101的数量根据需要而定。对接部110大致呈矩形,其前侧和后侧的外壁112仅覆盖对接部110的前端,因此使得通槽101位于对接部的一段的部分裸露而与外界相通;其左右两侧的侧壁114分别具有一凸肋116。基部120的四壁将通槽101完全收容于内部,且基部120前壁和后壁分别具有若干与通槽101一一对应的卡持片122。卡持片122分别自前壁和后壁的邻近对接部的一端延伸出,从而一一对应的与每一通槽101裸露的部份相对。每一卡持片122并不沿直线延伸,其末端1220延伸入通槽101内部且大致与对接部110的外壁平齐。
参照图3所示,绝缘本体100的基部120两侧壁分别向内凹陷形成一圆形的开孔124。拉拔装置200包括一固定杆210以及一拉带220。固定杆210大致呈C形,包括U形的连接部212以及自连接部212的两端分别向内相对延伸的卡持部214。两卡持部214之间的距离小于绝缘本体100的基部120的长度,因此通过连接部212的弹性,可拉动连接部212的两侧而将卡持部214的末端卡入开孔124。外力消失时固定杆210恢复原始形状,此时卡持部214卡入开孔124中而使固定杆210不会从绝缘本体100上脱落。为了使固定杆210弹性良好且不易折断,本实施例的固定杆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固定杆210以两开孔124形成的一直线为轴枢转。拉带220为一单面具有粘性的胶带,将胶带折叠而首尾互相粘贴并将固定杆环绕其中,使得胶带两端相互粘连的部分能够形成一手持部2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排水结构的消声器
- 下一篇:无线遥控无芯隐形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