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凿岩机防拉缸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1944.2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6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滇生;徐祖全;李春礼;秦贻庆;陈秀深;杜收年;徐抗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穿孔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6/00 | 分类号: | E21B6/00;F16J1/00;F16J10/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1002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凿岩机 防拉缸 结构 | ||
【权利要求1】液压凿岩机防拉缸结构,包括凿岩机冲击机构的前、后缸套(1、2)及配合在前、后缸套(1、2)内的活塞(3),其特征在于:在与活塞(3)配合的前、后缸套(1、2)的内壁上开设有多条环形均压槽(4)。
【权利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凿岩机防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均压槽(4)呈开口大、底部小的锥形状,其单边槽壁锥角为30°±3°。
【权利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凿岩机防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形均压槽(4)开口宽1.5±0.2mm,环形均压槽(4)深度为1.2±0.2mm,环形均压槽(4)底部圆角为R0.5,环形均压槽(4)槽壁与缸套壁以R1.0圆弧过渡。
【权利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种所述的液压凿岩机防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腔(5)与换向信号孔(10)之间运动的活塞(3)段为顺锥结构,即换向信号孔(10)一侧的活塞(3)直径大,前腔(5)一侧的活塞(3)直径小;在后腔(7)与回油信号孔(6)之间运动的活塞(3)段也为顺锥结构,即回油信号孔(6)一侧的活塞(3)直径大,后腔(7)一侧的活塞(3)直径小。
【权利要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凿岩机防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顺锥段活塞(3)的大端直径与小端直径差为0.005mm~0.01mm;前腔(5)与换向信号孔(10)之间的活塞(3)顺锥段长度为46±1mm,后腔(7)与回油信号孔(6)之间的活塞(3)顺锥段长度为49±1mm。
【权利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种所述的液压凿岩机防拉缸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形均压槽(4)共11条,为在前缸套(1)、后缸套(2)上与活塞(3)存在配合关系的内孔壁上按轴线方向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穿孔公司,未经桂林穿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19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