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移动设备发动机辅助燃料供给的氢气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5979.0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9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史蒂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威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12 | 分类号: | F02M25/12;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关松寿 |
地址: | 528415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设备 发动机 辅助 燃料 供给 氢气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氢气作为移动设备内燃发动机辅助燃料的供给装置,具体地涉及用于移动设备发动机的氢气发生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但这些一次性能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危机。为了解决能源的危机,不少人开始提出用氢气作燃料缓解一次性能源的危机。氢气作为一种理性的燃料已经在许多设备中应用,如:在用于生产电力的燃料电池中,在包括火箭或内燃机的燃烧发动机中,及在包括用于精炼金属成分的化学处理设备中。但是目前的氢气生产大都是用电解的方法,其缺点是储存、运输不方便。特别是当把氢气作为燃料用于诸如车辆、轮船等移动设备时储存需要较大的空间,极不方便。因此、至目前为止不能把氢气作为燃料用于诸如车辆、轮船等移动设备。
现有普通的水电解氢气发生器一般由箱体、注水口盖、电解槽、电解板、隔板、水位表、电源接口、排水阀、氢气导气通道、氧气导气通道、隔板、插槽、电源正负极、气体隔离板等部件组成,壳体上部分别设置氢气排气口和氧气排气口,与氢气导气通道和氧气导气通道相通,氢气导气通道与氧气导气通道之间通过隔板分开,箱体下部设置若干组电解板,每组电解板按电解正极板、气体隔离板、电解负极板、气体隔离板设置,分别插入插槽,电源负极连线与每个电解负极板相连,电源正极连线与每个电解正极板相连。该类水电解氢气发生器结构复杂,设计和安装不便,生产装配成本高;另一方面,氢气和氧气流向以及水流控制复杂导致能量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氢气发生器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移动设备作辅助燃料供应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水电解氢气发生器结构复杂,能量利用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的用于移动设备发动机辅助燃料供给的氢气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移动设备发动机辅助燃料供给的氢气发生器,所述发动机为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发生器包括
一可固定在移动设备上的封闭容器,外部设置有氢气输出口、进水口;
一水电解装置,所述水电解装置设置在所述封闭容器底部;
一氢气输出管,所述氢气输出管连通水电解装置并与所述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管相通;
一进水管,连通所述水电解装置的电解槽用于给水电解装置加水;
所述水电解装置相对封闭容器内腔密闭,所述水电解装置的正负电极延伸到所述封闭容器外部。
更好地,所述水电解装置与所述封闭容器内腔通过一加水盖板密闭,所述氢气输出管和进水管连接到加水盖板上,所述加水盖板的进水管口为只能进水不能出气的单向进水结构。
所述封闭容器可设计为立式中空长柱体形或卧式中空长柱体形。
所述氢气发生器外部设置有水过滤系统,所述水过滤系统包括一水泵和水过滤器;所述氢气发生器底部设置有出水孔,中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水泵、水过滤器与水电解装置相通并与外界密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紧凑,生产装配成本低;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只在发动机运转的时才产生氢气,因此氢气不会被累计储存,避免了因储存氢气而潜存的危险性,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中,1壳体、2水电解装置、3氢气输出管、4进水管、5加水盖板、6氢气输出口、7进水口、8电极、9出口孔、10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氢气发生器,用于移动设备诸如汽车、轮船等内燃机辅助燃料的供给,所述氢气发生器由壳体1、水电解装置2、氢气输出管3、进水管4、加水盖板5组成,所述壳体1为立式长方体形的中压力容器,水电解装置2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通过加水盖板5与壳体1的上部密闭封隔,氢气输出管3与加水盖板5连接并与水电解装置2连通,进水管4与加水盖板5连接并与水电解装置2连通,壳体1顶部设置有氢气输出口6和进水口7,底部设置有出水孔9,中部设置有进水孔10,氢气输出口6通过输气管与内燃发动机进气管连通。所述水电解装置2为能通过电解从水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水电解装置,其正负电极8连接到电解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威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威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5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环保车内支架
- 下一篇:包括覆盖层的提花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