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附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4901.7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4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红;刘杰;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7/06 | 分类号: | F02B6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14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附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附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V型发动机附件系统布置。
背景技术
以往,带有附件传动系统(特指包含动力转向泵)的发动机在布置附件时,为了空间布置的考虑,把动力转向泵和其他附件布置在发动机同一侧,这样在发动机匹配整车时,如果整车需要切换电子转向装置的话,会给发动机的后续修改,成本控制、发动机装配带来不少的麻烦。
大多数发动机附件系统中的动力转向泵、发电机、空调压缩机、水泵、惰轮、张紧器按照空间布置要求由一根多楔带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附件系统,通常考虑到空间因素,动力转向泵并不是单独放在一边的,都是和其他的附件一起,如果整车需要切换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时候,附件系统需要做很大的修改。但是,把动力转向泵放在另一边的时候切换起来就比较容易,而且发动机横置布置在车身前舱时,动力转向泵靠近防火墙侧,距离其他转向件相对较近,方便管路的走向和布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发动机附件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附件系统,该附件系统既考虑发动机所匹配的整车的要求,又兼顾空间布置,并且把系统的差异更改减小到最低。即此附件系统考虑了发动机匹配整车时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子转向系统方便切换的要求,把切换更改降到了最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附件系统,包括多楔带顺序联接的曲轴带轮、空调压缩机、发电机、水泵带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发电机与水泵之间设置第一惰轮;在所述的水泵与曲轴带轮之间设置张紧器;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发电机在发动机一侧;所述的水泵在发动机中间。
在需要助力转向的整车匹配中,附件系统需要带有动力转向泵。此时,设置动力转向泵;所述的空调压缩机、发电机、水泵、动力转向泵依次按照逆时针方向布置;所述的动力转向泵布置在发动机另一侧,所述的张紧器在靠近曲轴带轮的位置;在所述的张紧器和动力转向泵之间设置第二惰轮。所有的附件用一根多楔带驱动,依次经过空调压缩机、发电机、第一惰轮、水泵、动力转向泵、第二惰轮、自动张紧器再到曲轴带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果发动机所匹配的整车需要电子转向装置,则可以直接去掉动力转向泵及转向泵与张紧器之间的第二惰轮,此时只有空调压缩机、发电机在发动机一侧,水泵在发动机中间,换作一根较短的多楔带来驱动所有附件,依次经过空调压缩机、发电机、第一惰轮、水泵、自动张紧器再到曲轴带轮,所有被驱动附件及自动张紧器惰轮位置无需更改。
此发动机布置时发电机和空压机是靠近汽车散热器一侧,动力转向泵是布置在靠近驾驶舱一侧,这样的布置使转向系统的管路比较容易布置。
此方案的附件系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满足所匹配整车提出的液压助力转向和电子助力转向两种系统随时切换的要求;
2.需要切换的动力转向泵单独放在一侧,使两种方案的差异成本降到最低;
3.动力转向泵布置在距离汽车转向机比较近的一侧,方便管路的走向和布置。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构造示意图。示意不带有动力转向泵的附件系统布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构造示意图。示意带有动力转向泵的附件系统布置。
图中:1.空调压缩机、2.发电机、3.第一惰轮、4.水泵带轮、5.动力转向泵、6.第二惰轮、7.张紧器、8.曲轴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2所示,在需要助力转向的整车匹配中,附件系统需要带有动力转向泵,此时空调压缩机1、发电机2、水泵4、动力转向泵5依次按照逆时针方向布置,空调压缩机1和发电机2布置在发动机一侧,水泵4在发动机中间,动力转向泵5布置在发动机另一侧,自动张紧器7在最靠近曲轴带轮8的位置,在发电机2和水泵4之间,布置有第一惰轮3,自动张紧器7和动力转向泵5之间分别布置一个第二惰轮6,所有的附件用一根多楔带驱动,依次经过空调压缩机1、发电机2、惰轮I 3、水泵4、动力转向泵5、第二惰轮6、自动张紧器7再到曲轴带轮8。
实施例2,如图1所示,如果发动机所匹配的整车需要电子转向装置,则可以直接去掉动力转向泵及第二惰轮6。此时,附件系统只有空调压缩机1、发电机2在发动机一侧,水泵4在发动机中间,换作一根较短的多楔带来驱动所有附件,依次经过空调压缩机1、发电机2、第一惰轮3、水泵4、自动张紧器7再到曲轴带轮8,所有被驱动附件及自动张紧器惰轮位置无需更改。
该系统特别适合于V型发动机附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4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