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模块化电路板的移动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4249.0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35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罗运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模块化 电路板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模块化电路板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手机的大规模发展,用户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由单模机向双模机及双模双待机的扩展已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直接开发双模双待机产品设计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且开发的产品针对性强,不能灵活的实现二次开发。
而现在此类产品的PCB设计大都采用定制的方式设计,一款手机对应一款全新的PCB板,每次极小的更改都需要对复杂的主板进行升级更新,成本、周期等各方面都不能满足移动终端市场快速高效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方便设计的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模块化电路板的移动终端,包括外壳、设置在该外壳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周边设置第一对外接口,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内部设置第二对外接口,所述第一对外接口和所述第二对外接口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对外接口和所述第二对外接口分别采用双面焊盘加边缘金属化孔和表面贴装焊盘的形式;并且,所述第一对外接口与所述第二对外接口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及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对外接口通过SMT贴片方式焊接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对外接口通过SMT贴片方式对应焊接在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对外接口上。
另外,所述第一电路板上作为所述移动终端执行处理、存储及射频收发的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作为所述移动终端外围电路的电路板。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处理器、连接该处理器的射频电路和存储器,以及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一对外接口;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对外接口及连接该第二对外接口的用户识别电路、输入输出电路、电源电路。
其中,所述输入输出电路包括键盘电路、显示屏电路、数据输入输出电路及音频输入输出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及电池接口电路。
可选的,所述存储器采用MCP封装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采用4层PCB板,所述第二电路板采用2层PCB板。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将原来移动终端中的一个PCB上的器件分开至两个独立的板子上,在使用时将两个板子连接即可,这样一来,便可以在设计时其中一个板子借鉴先前的设计,仅需对另一个板子进行修改设计,因而可以大大的方便设计且有利于二次开发。并且,基于此,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电路复杂程度便得以降低,从而可以采用层数少的PCB板,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模块化电路板的移动终端中第一电路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于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简要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原来移动终端内部的电路板分为两个,这两个电路板分布了原来一个电路板上的全部器件;并且,在使用时将这两个电路板连接在一起完成整体的作用。这样一来,便方便设计与二次开发。更加有利的是,将原来移动终端的一个电路板根据其器件的功能,分为专门用于计算处理及射频功能的电路板和安置外围电路的电路板,这样的话,在设计时,可以方便灵活调整外围电路板的布置,从而使得设计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也有利于二次开发。同时,由于分为两个板子,因而两个电路板各自的电路布线复杂度降低,可以采用较低层数的PCB板,因而使得成本也大大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固定连接及电连接。其中,第一电路板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参考图1及其文字描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参考图2及其文字描述。
参考图1,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模块化电路板的移动终端中第一电路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电路板10上包括射频电路12、中央控制器11及存储器1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0的周边的第一对外接口14,该第一对外接口14由多个双面焊盘加边缘金属化孔的贴片14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4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