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管相贯线焊机的功率数据无限回转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813.7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蒲涌;敬建雄;李德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鑫兴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64 | 分类号: | H01R39/64;B23K9/32;B23K1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亚石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管 相贯线焊机 功率 数据 无限 回转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管相贯线焊机的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管相贯线焊机的功率数据无限回转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传统的接管焊接设备中功率数据的回转传输装置普遍存在机构大,强弱电走线混杂,有时也有线缆缠绕的不足。传输装置机构大将使得设备外形增大、重量增加,无谓地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也让用户的使用空间增大。传统的回转传输装置在较小空间内使用时将会受到自身外形大的制约,应用范围缩小。在对设备挠度变形要求高时,传统传输装置重量较大,也成为自身一大不利。强弱电走线混杂、线缆缠绕易造成强电和弱电,弱电和弱电间自身电磁场形成的互相干扰,影响焊接生产作业的稳定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整体性强,焊接机头无限回转时焊接正电缆和控制信号无缠绕使焊接过程的连续稳定的接管相贯线焊机的功率数据无限回转传输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回转支承、心轴、焊接电缆导电装置、铜环、集线器、绝缘套、拨叉和壳体等构成。且整个装置分为内外两圈。内圈由心轴、铜环、集线器、绝缘套和锁紧螺钉构成。心轴将铜环、集线器串为一体,绝缘套将铜环、各集线器可靠绝缘,锁紧螺钉将它们固定。铜环传递的是焊接正电缆的电流,集线器传递的是控制信号,强弱电分开走线,避免了它们相互间的干扰。集线器内外圈能相对转动,集线器内圈被锁紧在心轴上。外圈由壳体、焊接电缆导电装置和拨叉组成。焊接电缆导电装置由铜棒、压簧、导电棒、安装套和绝缘套构成。焊接电缆导电装置采用三个在内圈圆周均部安装,保证了内刚性体的受力均衡。压簧压紧铜棒使之与心轴上的铜环始终紧密贴合。焊接电缆导电装置和壳体用绝缘套绝缘。拨叉焊接在壳体下底板,它拨动集线器外圈上的U型片,集线器内外圈相对转动。内外圈通过回转支承连接为一可相对转动的整体。回转支承内圈和心轴通过止口和螺栓与“机头电动回转机构”中的回转支承上连接件连接。焊接电缆线在内圈从心轴法兰开口引出,在外圈通过焊接电缆导电装置引出直机头。集线器的内圈控制信号线过心轴内空腔引出至控制系统,集线器的外圈控制信号线过壳体下底板引出到各控制元件。集线器为外购标准件,采用多组集线器也是为了避免弱电传输时的互相干扰。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紧凑,安全实用,操作、使用方便。有效的克服了当前焊接设备强弱电走线混杂、机构大而杂乱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功率、数据传输时的无限回转连接,也实现了强弱电的防干扰连接。保证了焊接过程的连续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转支承;2.心轴;3.焊接电缆导电装置;4.铜环;5.集线器;6.绝缘套;7.拨叉;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2,3所示,接管相贯线的悬挂式自动焊接设备,它包括本实用新型由回转支承1、心轴2、焊接电缆导电装置3、铜环4、集线器5、绝缘套6、拨叉7和壳体8等构成。回转支承1内圈、铜环4、集线器5内圈通过心轴2连为内刚性体,回转支承1外圈、壳体8、拨叉7、集线器5外圈构成外回转体。外回转体在机头电动回转机构的驱动下绕内刚性体回转运动。焊接电缆导电装置3安装电缆出线,铜环4上安装电缆进线。集线器5的内外圈在拨叉7的连接下能独立回转运动。该机构实现了功率、数据传输时的无限回转连接,也实现了强弱电的防干扰连接。集线器8为外购标准件,采用多组集线器也是为了避免弱电传输时的互相干扰。焊接电缆导电装置3采用三个在圆周均部安装,保证了内刚性体的受力均衡。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不需要创作性劳动就能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鑫兴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鑫兴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8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