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8955.4 | 申请日: | 2008-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6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心;曹广和;吕博;孙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钢 |
| 地址: | 110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素 二次 焙烧 炉端部炉室 挥发 连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生产领域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
背景技术
炭素二次焙烧炉的火焰系统运行到炉子一端、需要跨炉子中心线操作时,除了其系统内的烟气流向须通过连通火道作180°转向以外,其挥发份流向也需作相应的改变,以保证二次焙烧产生的大量挥发份能够顺利进入高温炉室的火道燃烧。
现有的炭素二次焙烧炉,其挥发份跨炉子中心线流动,一般是采用设在端部炉室带有切断阀门的专用通道,使两个端部炉室靠炉子中心线侧的边部料箱相连通,再通过设在炉室内各火道墙上的挥发份平衡道,将挥发份集中到边部料箱,送入炉子中心线另一侧的上游炉室,再通过该炉室火道墙上的挥发份平衡道进入各料箱,实现挥发份的流动转向。这种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方式的缺点是:1、下游炉室所有料箱中的挥发份,只能通过挥发份平衡道集中到边部料箱,再送入上游炉室,由于负压和通道阻力作用,导致下游炉室距炉子中心线最远处料箱中的挥发份不能及时送出;2、连接两个端部炉室的挥发份专用通道,设置在两排炉室之间的炉外空间里,由于空间小、不能采用任何保温措施,导致专用通道散热快,出现挥发份在专用通道内凝结、切断阀门失灵、挥发份流通不畅;3、下游炉室的挥发份进入上游炉室后,在负压和通道阻力作用下,进入上游炉室各料箱中的挥发份量极不均匀,导致进入高温炉室各火道燃烧的挥发份量差别很大,同一炉室各料箱的温差也相应加大,不利于保证二次焙烧的产品质量;4、下游炉室远料箱中挥发份不能及时送出、上游炉室近料箱中的挥发份不能顺利分配,都将会造成相关料箱中挥发份压力瞬时陡升,严重时会使料箱发生爆喷,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目的是解决炭素二次焙烧炉跨炉子中心线操作时,挥发份流通不畅、上下游炉室挥发份专用通道内产生挥发份凝结、进入上游炉室各料箱的挥发份量不均匀、端部炉室中局部料箱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包括炭素二次焙烧炉,在炭素二次焙烧炉的两端头设有挥发份连通装置,在端部炉室各料箱端头设有料箱挥发份出入口,将挥发份连通装置和料箱挥发份出入口连接的挥发份出入口支管。
所述的挥发份出入口支管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圆形或多边形,其边长或直径的尺寸为50~500mm。
所述的挥发份出入口支管上设有可调节挥发份流量的挥发份控制闸板。
所述的挥发份控制闸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1~180°。
所述的挥发份出入口支管与挥发份连通装置的下部连接。
所述的料箱挥发份出入口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圆形或多边形,其边长或直径的尺寸为50~500mm,
所述的挥发份连通装置由下述结构构成:设在支座上的金属筒体下半部,在金属筒体下半部内设有下半部工作层,在金属筒体下半部与下半部工作层之间设有下半部保温层,下半部保温层与下半部工作层之间设有内凹槽,设在金属筒体下半部上的金属筒体上半部,在金属筒体上半部内设有上半部工作层,在金属筒体上半部与上半部工作层之间设有上半部保温层,上半部保温层与上半部工作层之间设有外凹槽,在内凹槽和外凹槽内设有电加热器。
所述的金属筒体下半部和金属筒体上半部用紧固螺栓固定。
所述的紧固螺栓的个数为5~100个。
所述的金属筒体下半部和金属筒体上半部组成的金属筒体直径为200~1200mm。
所述的金属筒体可分段设置,分段数为1~20。
所述的上半部保温层和下半部保温层在截面上各自分为1~10瓣。
所述的内凹槽和外凹槽的截面是矩形、半圆形或梯形。
所述的内凹槽和外凹槽的半径或边长范围为5~80mm。
所述的外凹槽和内凹槽的数量各为3~18个。
所述的上下半部工作层在截面上各自分为1~10瓣。
所述的上下半部工作层扣对安装后形成的通道截面直径范围为100~1000mm。
所述的上下半部工作层扣对安装后截面形状是圆形、矩形、梯形或多边形。
所述的电加热器在圆周上的分布数量范围为6~36个。
所述的电加热器在圆周上的分布角度α范围为10~60°。
所述的支座数量为2~20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系统的循环水回水系统
- 下一篇: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吊装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