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8955.4 | 申请日: | 2008-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6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心;曹广和;吕博;孙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钢 |
| 地址: | 110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素 二次 焙烧 炉端部炉室 挥发 连通 结构 | ||
1、一种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包括炭素二次焙烧炉,其特征在于炭素二次焙烧炉的两端头设有挥发份连通装置,在端部炉室各料箱端头设有料箱挥发份出入口,将挥发份连通装置和料箱挥发份出入口连接的挥发份出入口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挥发份出入口支管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圆形或多边形,其边长或直径的尺寸为50~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挥发份出入口支管上设有可调节挥发份流量的挥发份控制闸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挥发份控制闸板的转动角度为1~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箱挥发份出入口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圆形或多边形,其边长或直径的尺寸为50~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挥发份出入口支管与挥发份连通装置的下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挥发份连通装置是由下述结构构成:设在支座上的金属筒体下半部,在金属筒体下半部内设有下半部工作层,在金属筒体下半部与下半部工作层之间设有下半部保温层,下半部保温层与下半部工作层之间设有内凹槽,设在金属筒体下半部上的金属筒体上半部,在金属筒体上半部内设有上半部工作层,在金属筒体上半部与上半部工作层之间设有上半部保温层,上半部保温层与上半部工作层之间设有外凹槽,在内凹槽和外凹槽内设有电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筒体下半部和金属筒体上半部用紧固螺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筒体下半部和金属筒体上半部组成的金属筒体直径为200~1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螺栓的个数为5~100个。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筒体可分段设置,分段为1~20。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半部保温层和下半部保温层在截面上各自分为1~10瓣。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槽和外凹槽的截面是矩形、半圆形或梯形。
14、根据权利要求7或13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槽和外凹槽的半径或边长为5~80mm。
15、根据权利要求7或13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槽和外凹槽的数量各为3~18个。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半部工作层在截面上各自分为1~10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半部工作层扣对安装后形成的通道截面直径范围为100~1000mm。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半部工作层扣对安装后截面形状是圆形、矩形、梯形或多边形。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器在圆周上的分布数量范围为6~36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器在圆周上的分布角度α范围为10~60°。
2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炭素二次焙烧炉端部炉室挥发份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数量为2~2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9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系统的循环水回水系统
- 下一篇: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吊装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