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口罩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5050.1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83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卢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怡纺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62B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521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尤其涉及一种防尘口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口罩一种是采用多层纱布或无纺布加工而成,虽然具有一定的过滤、防尘的功能,但是防尘和过滤的效果比较一般,在灰尘较大的天气下,密闭效果不好,漏气较大,不能做到很好的过滤灰尘、保护呼吸道的作用。或者为了更好地起到过滤灰尘地效果而加大口罩的厚度,这样会使人体感到闷热而不透气,不利于长时间佩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过滤效果的防尘口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尘口罩,包括内层、外层以及中间层,内层、外层以及中间层相互缝合在一起,所述的中间层包括1~2层竹炭纤维布。
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口罩,所述的内层与外层分别包括1~2层纱布。
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口罩,所述的竹炭纤维布的经纬密度为70~95根/10厘米×60~85根/10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口罩,所述的竹炭纤维布的经纬纱线为10tex~16tex的竹炭人造纤维或竹炭合成纤维或棉与竹炭纤维混纺纱线。
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明显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尘口罩,由于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中间层,内层、外层与中间层相互缝合在一起,中间层为竹炭纤维布,具有较强的过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尘口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口罩,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内层1、外层3,内层1与外层3之间设有中间层2,内层1、外层3与中间层2相互缝合在一起,其中中间层2包括一层竹炭纤维布。
上述的中间层2可以包括两层竹炭纤维布。
其中,内层1与外层3分别包括1~2层纱布,最好是2层。
上述中间层2的竹炭纤维布的经纬密度最好为70~95根/10厘米×60~85根/10厘米,竹炭纤维布的经纬纱线最好为10tex~16tex的竹炭人造纤维,或竹炭合成纤维,或棉与竹炭纤维混纺纱线。
上述内层1、外层2的纱布的经纬密度最好为70~95根/10厘米×60~85根/10厘米,纱布的经纬纱线最好为10tex~16tex的纯棉纱。
上述的竹炭纤维布和纱布最好都是机织布。
竹炭是竹材经烟薰、气干后以1200℃以上的高温窑炭化烧制成的产品,主要由炭、氢、氧等元素组成,同时含有很多矿物质,如钾、钠、钙、镁、铁、锰、硅、锗等,所含矿物质是同体积木炭的5倍以上;竹炭结构致密、空隙多、比重大,同时吸附力超强,是同体积木炭的10倍以上,能吸湿、吸臭,并能释放负离子和释放远红外线等。纳米级的竹炭微粉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的功效。竹炭纤维是将纳米级的竹炭微粒混炼于粘胶或涤纶原浆中,配合特殊的纺丝技术制成,竹炭纤维能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消除不良异味,增加负离子产生量等功能,以及远红外发射率高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保健口罩利用竹炭纤维的上述特性和功能,具有较好地过滤效果,特别适用于有毒有害气体多、粉尘多的环境中佩戴,可以减少人体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可长时间佩戴不会感到闷热难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怡纺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怡纺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5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静电的分绒处理装置
- 下一篇:行人用充气雨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