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挡杆拉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14032.1 | 申请日: | 200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7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何飞;解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4 | 分类号: | F16C1/14;F16H5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杆拉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挡杆拉索结构,用于汽车换挡杆与拉索的连接。
背景技术
换挡杆拉索结构是换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换挡杆拉索结构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换挡的可靠性。现有的换挡杆拉索结构,如公开号为CN2864199的专利,其包括连有球头的换挡杆和连有拉索的固定环,且至少设置一球头座,球头座中具有球形空间,球形空间与球头相扣,且球头座与固定环套连且单向相扣,此专利所提供的换挡杆拉索结构工作可靠性高,实用性强,但是该换挡杆拉索结构中固定环结构较为复杂,球头座上与固定环相应的结构也复杂,故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换挡杆拉索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换挡杆拉索结构,包括换挡杆、与换挡杆相连接的球头、拉索、与拉索相连的球头座,所述球头座具有球形空间,所述球形空间与所述球头相扣,所述换挡杆拉索结构还包括卡件,且所述球形座具有卡合部,所述卡件卡紧在所述卡合部上以使所述球头不会脱离球头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杆拉索结构,通过卡件卡紧在所述球头座上的卡合部上,使所述球头不容易脱离球头座,困此,换挡更加可靠,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卡箍及球头座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球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卡箍与球头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4图3的另一视角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杆拉索结构,包括换挡杆1、与换挡杆1相连接的球头2、拉索3、与拉索3相连的球头座4,所述球头座4具有球形空间41,所述球形空间41与所述球头2相扣,所述换挡杆拉索结构还包括卡件,且所述球形座4具有卡合部42,所述卡件卡紧在所述卡合部42上以使所述球头2不会脱离球头座4。所述换挡杆1还具有圆柱状球头杆11,所述球头杆11连接换挡杆1与球头2,所述球头杆11的横截面直径小于球头2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件为卡箍5,如图1所示,所述卡箍5呈折叠的几字形状,包括防脱部51及卡紧部52。
所述防脱部51夹持所述球头杆11,所述球头杆11的截面直径小于球头2直径,因此,球头2与球头座4不易分离。
所述卡合部42设置在球头座4的外侧,包括与所述防脱部51相套接的套接部421以及与所述卡紧部52相卡紧的保持部422。
所述套接部421包括限制卡箍5移动的限位部4211及容纳卡箍5的槽口4212,所述限位部4211沿球形空间41外缘朝球形空间41开口方向凸起。如图1所示,所述凸起设置在相对的两侧,槽口4212开设在限位部4211的下端。
所述保持部422与所述限位部4211一体形成,且从槽口4212开始沿与所述卡紧部52相同的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所述保持部422从所述限位部4211的一侧沿与所述卡紧部52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卡紧部52具有向其宽度方向内侧凹进的凹部521,所述凹部521的宽度小于保持部末端4221的宽度,所述凹部521支撑在所述保持部末端4221上,这样即将卡箍5卡紧在球头座4上,同时卡紧球头杆11,这样即使得与球头杆11相连的球头2不易从球头座4中脱离,使得换挡更为可靠。
所述球头座4还包括接合部43,所述接合部43与所述拉索3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4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