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车身工装定位用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2742.0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3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坤;蔡小平;李交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吉科;汪飞亚 |
地址: | 545007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工装 定位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造辅助装置,尤其是用于汽车车身焊接装配前辅助装配零件定位的一种自锁式车身工装定位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焊接是汽车制造过程必需的工艺装配之一,在汽车车身焊接过程中,因为有输送线的存在,很多零件需要先定位在一个装置上,然后通过该装置的定位再与车身主体贴合,然后再进行焊接。现有普遍采用导轨推进式定位装置,该装置采用先将零件通过零件定位夹具夹紧在主体机构上,主体机构为平板状并设置在底板上,底板两端分别设有导轨,气缸推动主体机构使其在导轨上做直线滑动,当主体机构上的限位块与支架上的限位块接触时即为推动到位。但该装置没有自锁装置,当气缸突然断气时,零件会发生移动,定位不可靠,造成焊接错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导轨推进式定位装置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车身工装定位用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锁式车身工装定位用翻转装置,包括底板、主气缸、零件定位夹具和第二上限位块,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架,所述主气缸包括主气缸体和主活塞,所述支架设有第一上限位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体框架和自锁机构;所述主体框架与所述支架旋转连接,所述主体框架与所述主活塞铰接,所述主体框架与所述零件定位夹具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与所述第二上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自锁臂和辅助气缸,所述辅助气缸包括辅助气缸体和辅助活塞,所述自锁臂一端与主体框架铰接,所述自锁臂另一端与辅助活塞铰接,所述自锁臂两端之间与支架铰接,所述辅助气缸体与支架铰接;所述主气缸体与所述底板旋转连接。
所述自锁臂设有第一自锁档块;所述的主体框架设有第二自锁档块。所述第一自锁档块与第二自锁档块有接触点,所述自锁臂与支架铰接处有旋转点。
所述接触点的水平高度可以等于所述旋转点的水平高度。所述接触点的水平高度可以高于所述旋转点的水平高度。所述接触点的水平高度可以高于所述旋转点的水平高度5mm以内。所述接触点的水平高度可以高于所述旋转点的水平高度5mm、4mm、3mm。
所述支架设有轴,所述轴两端分别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主体框架可绕轴翻转。
所述的支架设有缓冲器。
所述的底板设有第一下限位块;所述主体框架设有第二下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增加了自锁装置,使得当处于定位状态时,如果气缸突然断气,仍能保证零件可靠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定位状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定位状态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打开状态时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自锁式车身工装定位用翻转装置,包括底板5、主气缸、零件定位夹具16和第二上限位块14,所述底板5上设有支架6,所述主气缸包括主气缸体1和主活塞18,所述支架6设有第一上限位块11,还包括主体框架17和自锁机构;所述主体框架17与所述支架6旋转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7与所述主活塞18铰接,所述主体框架17与所述零件定位夹具16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7与所述第二上限位块14固定连接;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自锁臂15和辅助气缸,所述辅助气缸包括辅助气缸体9和辅助活塞13,所述自锁臂15一端与主体框架17铰接,所述自锁臂15另一端与辅助活塞13铰接,所述自锁臂15两端之间与支架6铰接,所述辅助气缸体9与支架6铰接;所述主气缸体1通过连接杆2与所述底板5旋转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自锁臂15设有第一自锁档块10;所述的主体框架17设有第二自锁档块12。所述第一自锁档块10与第二自锁档块12有接触点21,所述自锁臂15与支架6铰接处有旋转点20。自锁臂15绕旋转点20旋转。
所述接触点21的水平高度可以等于所述旋转点20的水平高度。所述接触点21的水平高度可以高于所述旋转点20的水平高度。所述接触点21的水平高度可以高于所述旋转点20的水平高度5mm以内。所述接触点21的水平高度可以高于所述旋转点20的水平高度5mm、4mm、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2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铣中心的Y轴结构
- 下一篇:磨外螺纹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