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端面焊接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8081.4 | 申请日: | 2008-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5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肖东良;吴让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2 | 分类号: | H01M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徐曾美 |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端面 焊接设备 | ||
1.一种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焊接设备包括:机架(5),以及分别固定在机架(5)上的上料装置(10)、间歇传动装置(20)、第一点焊装置(30)、测短路装置(40)、打料装置(50)、和卸料装置(60),其中,所述上料装置(10)包括传送带(11)和设置在传送带(11)一端的推料机构(12),所述间歇传动装置(20)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定位模具(21),每个定位模具(21)限定出一个工位且能够通过间歇传动装置(20)的间歇传动而循环位于各个工位,所述推料机构(12)、第一点焊装置(30)、测短路装置(40)、打料装置(50)、以及卸料装置(60)分别围绕间歇传动装置(20)依次设置于一个工位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12)包括推料基座(120)、固定在推料基座(120)上的推料块驱动机构(121)和顶料块驱动机构、以及分别受推料块驱动机构(121)和顶料块驱动机构驱动的推料块(123)和顶料块(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焊装置(30)包括第一焊接基座(31)、固定在第一焊接基座(31)上的第一焊针驱动机构(32)、受第一焊针驱动机构(32)驱动的第一焊针夹头(33)、以及由第一焊针夹头(33)夹持的第一焊针(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短路装置(40)包括检测基座(41)、固定在检测基座(41)上的短路检测器驱动机构(42)、以及受短路检测器驱动机构(42)驱动且具有探针的短路检测器(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料装置(50)包括打料基座(51)、固定在打料基座(51)上的打料块驱动机构(52)、以及受打料块驱动机构(52)驱动的打料块(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60)包括卸料基座(61)、固定在卸料基座(61)上的卸料块驱动机构(62)、以及受卸料块驱动机构(62)驱动的卸料块(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设备还包括固定在机架(5)上且设置于第一点焊装置(30)和测短路装置(40)之间的一个工位处的第二点焊装置(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点焊装置(70)包括第二焊接基座(71)、固定在第二焊接基座(71)上的第二焊针驱动机构(72)、受第二焊针驱动机构(72)驱动的第二焊针夹头(73)、以及由第二焊针夹头(73)夹持的第二焊针(7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设备还包括固定在机架(5)上且设置于打料装置(50)和卸料装置(60)之间的一个工位处的倒极耳装置(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极耳装置(80)包括倒极耳基座(81)、固定在倒极耳基座(81)上的推块驱动机构(82)、以及受推块驱动机构(82)驱动的推块(8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设备还包括固定在机架(5)上且设置于卸料装置(60)所在的工位处的转向装置(9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90)包括滑道(91)和转向网格(92),滑道(91)的一端位于卸料装置(60)所在工位处的定位模具(21)的下方,另一端与转向网格(92)相连,转向网格(92)的入口(93)与出口(94)之间成90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端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设备还包括固定在机架(5)上且与转向装置(90)的转向网格(92)的出口(94)相连的梯式送料装置(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80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合一连接器的端子定位结构
- 下一篇:带有识别标记的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