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Ka波段小功率自混频微波固态源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2941.3 | 申请日: | 200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55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窦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电子技术研究设计所 |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H04B7/00 |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希南 |
| 地址: | 515041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a 波段 功率 混频 微波 固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固态源,具体是指一种Ka波段自混频微波固态源。适用于小功率微波发射和接收。
背景技术
Ka波段微波固态源由于具有频率范围宽、功率范围大、稳定性好、线性度高、工作电压低、电流小、使用方便的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军工、工业、家用、医疗等各个领域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也越来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普遍使用的Ka波段微波固态源,在结构上发射与接收是分开的,发射部件包括微波振荡源、调制器,接收部件包括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为了共用天线,采用了环形器。这种微波固态源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微波固态源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应用范围受限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Ka波段小功率自混频微波固态源,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Ka波段自混频微波固态源,其特征是:包括壳体、耿氏管、变容管、管座、偏置柱、绝缘体、锁定螺钉和短路板,其中壳体上设有微波发射和接收口,微波发射和接收口内侧为一管腔,壳体上还设有由外侧通往管腔的二个偏置柱腔和二个管座孔,二个偏置柱腔分别与二个管座孔处于同轴线位置,耿氏管和变容管处于管腔内,耿氏管和变容管的一个端部分别装在二个偏置柱上、耿氏管和变容管的另一个端部分别装在二个管座上,二个偏置柱外侧分别套有绝缘体,二个偏置柱连同其绝缘体分别安装入二个偏置柱腔内,偏置柱的外端部由锁定螺钉锁定,二个管座带有螺纹并分别安装在二个管座孔内,管座的外端部由锁定螺钉锁定,壳体的底面连接在短路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壳体上还可以设有频率调节螺钉,频率调节螺钉可以是安装在壳体由外侧通往管腔的螺孔上,频率调节螺钉上还可以有一锁紧螺母。
上述技术方案的耿氏管和变容管装在偏置柱上的端部一般为正极端,耿氏管和变容管装在管座上的端部一般为负极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锁定螺钉可以是通过螺纹配合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微波固态源通过特定的结构安排将作为信号发生器的耿氏管和作为调制器的变容管装在同一壳体上,它具有微波发射和微波接收的功能,同时能够完成自混频和信号调制,所以使Ka波段小功率自混频微波固态源的结构更为简单,体积也大为缩小,重量更轻,使用更加方便,成本较低,其适用范围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Ka波段微波固态源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纵剖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中:1、微波振荡源;2、调制器;3、放大器;4、混频器;5、本地振荡器;6、环形器;7、天线;8、壳体;9、耿氏管;10、变容管;11和12、管座;13和14、偏置柱;15和16、绝缘体;17、18、19和20、锁定螺钉;21、短路板;22、微波发射和接收口;23、管腔;24和25、偏置柱腔;26和27、管座孔;28和29、频率调节螺钉;30和31、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现有的Ka波段微波固态源,结构包括发射和接收部分,发射部件包括微波振荡源1、调制器2,接收部件包括放大器3、混频器4、本地振荡器5,发射和接收部分通过环形器6共用天线7。
参照图2~图3,本Ka波段自混频微波固态源,其特征是:包括壳体8、耿氏管9、变容管10、管座11和12、偏置柱13和14、绝缘体15和16、锁定螺钉17、18、19和20、短路板21,其中壳体8上设有微波发射和接收口22,微波发射和接收口22内侧为一管腔23,壳体8上还设有由外侧通往管腔23的二个偏置柱腔24、25和二个管座孔26、27,二个偏置柱腔24、25分别与二个管座孔26、27处于同轴线位置,耿氏管9和变容管10处于管腔23内,耿氏管9和变容管10的一个端部分别装在二个偏置柱13、14上、耿氏管9和变容管10的另一个端部分别装在二个管座11、12上,二个偏置柱13、14外侧分别套设着绝缘体15、16,二个偏置柱13、14连同其绝缘体15、16分别安装入二个偏置柱腔24、25内,偏置柱的外端部由锁定螺钉17、18分别锁定,二个管座11、12带有螺纹并分别安装在二个管座孔26、27内,管座11、12的外端部分别由锁定螺钉19、20锁定,壳体8的底面连接在短路板21上。另外,壳体8上还设有二个频率调节螺钉28、29,频率调节螺钉28、29是安装在壳体8由外侧通往管腔23的螺孔上,频率调节螺钉28、29上还分别设有一锁紧螺母30、31,锁定螺钉17、18、19和20均是螺纹配合在壳体1上;耿氏管9和变容管10分别装在偏置柱13、14上的端部均为正极端,耿氏管9和变容管10分别装在管座11、12上的端部均为负极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电子技术研究设计所,未经汕头电子技术研究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气体输送管路的干身系统
- 下一篇:抽油泵上的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