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种工作模式的微型生命呼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2417.6 | 申请日: | 200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96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军;张永俊;郭钟宁;刘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3/06 | 分类号: | G08B3/06;G08B3/10;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模式 微型 生命 呼救 | ||
1.一种三种工作模式的微型生命呼救器,其特征在于:呼救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部分为电子发声和无线信号发射部分,由电池通过两个开关分别控制CPU启动电子发声电路(4)和无线信号发射电路(7)组成;下部分为手动挤压发声部分,由中空挤压型腔(10)和空气哨(9)两部分连接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生命呼救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发声部分是:电池(2)通过第一开关(3)与CPU的第一输入端口(N1)相连,当CPU检测到第一开关的闭合信号时,CPU启动预先存储在其中的语音信号,并通过第一输出端口(M1)传输至语音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再通过语音输出电路传输至扬声器并发出呼救语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生命呼救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线信号发射部分是:电池(2)通过第二开关(8)与CPU的第二输入端口(N2)相连,当CPU检测到第二开关的闭合信号时,CPU的振荡电路会产生一个振荡信号,该信号通过第二输出端口(M2)传输至无线信号发射电路,最后通过天线发射呼救无线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生命呼救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手动挤压发声部分的中空挤压型腔(10)由具有极好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其内部装设有弹性恢复体,型腔侧面留有气孔,空气哨(9)通过过盈配合装设于气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生命呼救器,其特征在于:呼救器上部分的电子发声和无线信号发射部分及下部分的手动挤压发声部分均由外壳(1)包裹,外壳(1)非常微小,外壳(1)上安装有挂环(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4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