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加工机用刀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0974.4 | 申请日: | 200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1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雷国悌;刘汉军;袁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万利达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43/07 | 分类号: | A47J43/07;B02C18/1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 地址: | 3630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加工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刀具,特别是一种主要适用于豆浆机、米糊机、食品粉碎机等的食品加工机用刀具。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ZL200620011949.2中公开了一种豆浆机粉碎刀片,包括共同的翼根和至少两个均布的刀翼,翼根中心设置安装孔,刀翼设置刃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刀翼与翼根在二者连接处形成扭角α,使刃部低于翼根平面。该结构粉碎效果不佳,对浆液的循环抽力小,影响制出浆液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粉碎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对浆液的循环抽力大的食品加工机用刀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食品加工机用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刀座、刀根和刀叶,刀叶旋转切削面设置有弧线形或曲线形的刀刃,其结构特征是刀刃起点至刀刃终点的切削角α的变化范围ω为0≤ω≤60°,切削角α为10°≤α≤70°。
所述刀刃上切削角α的角度恒定不变,变化范围ω为0,α的范围为10°~70°。或者,刀刃上切削角α为25°≤α≤35°。
所述刀刃上切削角α的角度连续渐变,变化范围ω为0<ω≤60°,α的范围为10°~70°。
所述刀叶扭转一定角度γ,扭转角γ的范围为0°~10°。所述扭转角γ为0<γ<4°。刀叶扭转一定角度后,类似于水泵叶片或风扇叶片,高速旋转时,一方面在粉碎物料同时有轴流泵的吸水或泵水的作用(向上或向下)。
所述刀叶呈牛角形,设置有二至四块,通过刀根与刀座连为一体,刀座呈圆形、三角形或方形,中心设置有连接孔,与转轴连接。
所述刀根向上和/或向下弯折有一定角度β,弯折角β的范围为0°~20°或20°<β<25°,或者弯折角β为20°<β<25°。
所述刀叶旋转经过空间高度H与最大外径D的比值范围为1/10~1/7。
本实用新型的刀叶在切削角α和扭转角γ的作用下,产生了如下的良好效应:
(1)搅拌、粉碎效果大幅提高,使得豆浆米糊两用机使用的食品原料大扩展,从物料的状态而言,干物料和浸泡物料都能取得优异的粉碎效果;从物料的种类而言,从单纯的五谷和豆类物料,扩展延伸出:坚果类、水果类、中草药类、蔬菜类、鸡鸭鱼肉类等等;从制作出的流质食品种类而言,除可以制作出各种豆浆、各种米糊外,还可以制作出各类荤、素粥品(包括广东粥)、各类豆沙(如绿豆沙、红豆沙)或豆沙羹、各类蔬菜水果奶昔和饮料(可以用冰粒)。
(2)在加工物料量同等的条件下,刀体尺寸大为减少,驱动电机所需功率大幅度减小,电机的体积、铜材和硅钢片等主要原材料用量大幅减小,电机的发热也大大减小,节约了能源和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本食品加工机用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刀座3、刀根2和刀叶1,刀叶旋转切削面设置有弧线形或曲线形的刀刃1.1。刀刃1.1起点至刀刃终点的切削角α的变化范围ω为0≤ω≤60°,切削角α为10°≤α≤70°,见图2。当刀刃1.1上切削角α的角度恒定不变,变化范围ω为0,α的范围为10°~70°;当刀刃1.1上切削角α的角度连续渐变,变化范围ω为0<ω≤60°,α的范围为10°~70°。刀叶1扭转一定角度γ,扭转角γ的范围为0°~10°,见图3。刀叶1呈牛角形,设置有二至四块,通过刀根2与刀座3连为一体。刀座3呈方形,中心设置有连接孔3.1,与转轴连接。各刀叶1的刀根2均向上弯折有一定角度β,弯折角β的范围为0°~20°,见图4。刀叶1旋转经过空间高度H(见图3)与最大外径D(见图2)的比值范围为1/10~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万利达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万利达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