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基覆铜箔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5660.1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0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良;钱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5 | 分类号: | H05K1/05;C09J163/02;C09J1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海初 |
地址: | 21303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铜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基覆铜箔板,属电路板材料技术。
背景技术
用于通讯模块电源板、LED工程照明基板和汽油发动机电子点火器板等的金属基覆铜箔板,已有技术大多是三层复合结构,它由金属基板、粘接层和铜箔复合粘结组成,例如授权公告号CN200980202Y。也有少数是二层复合结构,它由铜箔与粘接层复合粘结组成。
上述已有的金属基覆铜箔板,由于其粘接层或称复合材料层的热阻较大,一般均在0.5以上。由于其散热性能不够理想,因而仍易产生铜箔与粘接层分离,耐压较低,而易击穿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其耐久工作性能,尤其是当用作LED照明基板时,由于基板过热,会造成光衰竭甚至烧坏LED发光两极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热阻小,耐压高和环保的金属基覆铜箔板,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基覆铜箔板,由金属基板、粘接层和铜箔依次复合粘结组成,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粘接层是热阻≤0.5的不含溴的散热绝缘粘接层。
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二个方面,一是粘接层的热阻降低到0.5或0.5以下;二是粘接层是不含溴的绝缘粘接层,从而有效实现其所要实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点在于:
金属基板是铝板或铜板或钢板。但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特种金属基板,甚至还可以采用陶瓷基板。
粘接层是纳米级微细颗粒状三氧化二铝、氮化硼和氮化铝三者中的一种或二种或三种与不含溴的双酚A环氧树脂类树脂的混合物粘接层。但不局限于此。由于氮化铝或氮化铝与氮化硼的混合物,与所述环氧树脂构成的粘接层,具有优越的导热性能和耐压性能,因而本实用新型予以积极推荐。
三氧化二铝、氮化硼和氮化铝的粒径≤50纳米。这是经过反复实验所选的最佳方案。实验证明,其粒径越小,则其热阻越小。
金属基板的厚度在0.5~5mm范围内,粘接层的厚度在0.05~0.5mm范围内,铜箔的厚度在0.01~0.2mm范围内。所述由三种不同厚度的金属基板、粘接层和铜箔组成三层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是很好的。它可以满足所述使用领域的不同工作条件的要求。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的技术质量检测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热阻≤0.45,耐压达到35KV/mm,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
一种金属基覆铜箔板,由金属基板1、粘接层2和铜箔3依次复合粘结组成。所述粘接层2是热阻≤0.5的不含溴的散热绝缘粘接层。金属基板1是铝板。粘接层2是纳米级微细颗粒状氮化硼和氮化铝与不含溴的双酚A环氧树脂类树脂的混合物粘接层。氮化硼和氮化铝的粒径均≤50纳米。金属基板1的厚度在0.5~5mm范围内,粘接层2的厚度在0.05~0.5mm范围内,铜箔3的厚度在0.01~0.2mm范围内。
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
一种金属基覆铜箔板,除了粘接层2是氮化铝与所述环氧树脂混合物,以及金属基板1为1mm厚的钢板外,其它均如同具体实施方式之一。
如具体实施方式之二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粘接层2的制备方法的简要描述是,将重量百分比为所述环氧树脂50%,所述AIN40%,固化剂双氰胺5%,促进剂咪唑类5%,与上述原料重量相等的溶剂丙酮,经均匀拌和后,加热模注固化即成。
而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如同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0980202Y说明书所描述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不受本说明书描述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5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线路板
- 下一篇:电子节能荧光灯镇流器